昨天午休刚过,我就攥着早就列好的清单出了门——此行目标明确,是市内那家以香云纱闻名的工厂店。
出发前刷到他们的介绍:自有晒莨场、高工艺工厂,还有专属设计团队,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只做正品香云纱”,这让我对这场采购多了几分期待。
出门时特意叮嘱队友:“等会儿务必给我把关,千万别让我冲动下单。”他笑着应下,却不知道这场“理智采购”的考验,从堵车就开始了。原本20分钟的车程,被周日午后的车流拉长到近半小时。店铺藏在一排低调的厂房旁,虽不在主街,对面却有个敞亮的停车场,队友停车时念叨:“这位置倒挺懂逛街人的心思。”
我没等他停稳就下了车。直奔店铺,店面不算大,玻璃门上贴着“前店后厂”的字样,推门时能闻到淡淡的薯莨香——后来才知道,这是香云纱晾晒时特有的味道。导购说楼上就是加工厂,所以挂着的衣服都带着新鲜劲儿,挂杆上密密麻麻排着款式,女装占了大半,素雅的旗袍、改良的中式上衣挤在一起,角落里还藏着几件男装,暗纹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想要简约又带点设计感的。”我直接跟导购说明了需求。她很快抱来一摞衣服,从直筒裙到阔腿裤,每件都带着香云纱特有的肌理。试穿时才发现这面料的妙处:看着挺括,穿在身上却很服帖,走路时裙摆带起的纹路像水波。队友在休息区等了会儿,也被挂着的新中式套装吸引,拿起一件淡黄色的试了试,盘扣意外衬他的气质。
挑挑拣拣三个多小时,试衣间的帘子拉了又合,最后留在手边的是一条黑色暗花复古新中式长裙和一套橘色上衣、酒红色裙裤,队友也敲定了那件暗黄色国风上衣,还可以两穿,一面暗黄色,一面黑色,香云纱龟纹休闲裤。结账时看着账单,我小声跟队友嘀咕:“果然一分钱一分货,这价格是有点肉痛。”他却拎着包装袋笑:“你摸这面料,舒服,值。”买衣服,他从来就不看价钱,只要喜欢,就会果断出手。
回程时车流明显疏朗了许多,夕阳正把云层染成橘粉色。“总算把心心念念的香云纱盼到手了。”确实,从去年在古籍里翻到“薯莨染纱,河泥固色”的记载起,就总想着拥有一件真正的香云纱。之前也跑过几家专卖店,试穿过,橱窗里挂着的同款裙子,价格要比今天贵几倍,还没有折扣,每次都只是看看而已。
“今天这价格虽然也肉痛,但至少能咬咬牙拿下。”我捏了捏裙裤的包装袋,想起导购说的“前店后厂省了中间环节”。确实,同样的面料和工艺,少了商场租金和层层加价,性价比一下就显出来了。
原来真正喜欢的东西,不必等到“完全划算”才入手,像这样踮踮脚能够到,反而更让人觉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