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支教日记 第4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早上醒来都有几分钟的思绪空白:我是谁?我在哪里?要去做什么?这片茫然空白期或许就是自我意识的调节,最深的孤独大概就是无论是在万马奔腾的都市人群中还是寂静偏僻的原始丛林中都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很虚无。

这种虚无会让我暂时忘记我自己和我将要开始的新生活。然后再渐渐的清醒,挣脱温暖的被窝开始新的一天。

太阳照常升起,无论你在都市还是在山林。

曾经在城市里无法想象的生活拉开帷幕,但这也是藏在记忆深处的原始状态,人其实要的很简单,物质的需求不能代替精神的满足,但是精神的满足却可以填补物质的空缺。

有所得必有所失,今天看上海的房市陷入新一轮的抢购,想起那些房奴车奴,他们是幸福的,但是现在这样不为追名逐利的活着也不见得不好。选择的路不同罢了,无所谓好坏,你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知识改变命运。之于贫困山区儿童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西昌城里的汉族人和彝族人对山里的人偏见很大,因为山里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但是最现实的原因还是山里的孩子即使走出来也融入不了这个社会。

今天在西昌打的送小伙伴去客车站坐车去县里小学的时候,司机对支教的意义很是怀疑,他说:那帮孩子没救了,你们去了也没用不过是浪费自己的未来而已,他们来到城市也只会成为城市的毒瘤,他们没知识没文化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出来能干什么?你们何必浪费自己的青春来妄图改变他们的命运。

额布老师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

我们支教的意义不是指望短期半年一年的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而是对孩子的爱心接力,一个支教老师走了,会有另一个老师接上,一个孩子读个小学可能会遇到好几个支教老师,总有一个老师会影响到他,潜移默化的改变他的思维方式和求学态度。

其实支教这个词本来就是很不好的词,证明这地方政府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还说明这地方师资力量薄弱、失学率高。

偌大的凉山州17个县城,每个县城那么多零星分布的村,村里的小学很多都没有老师,孩子只能跑好几十公里到有学校的村读书,失学率肯定高,支教老师去了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在村里的小学读书了,失学率降低了。而且那些没有支教老师的村,学生们都愿意跑到有支教老师的村学校读书,他们相信支教老师的教学实力。

以前很多孩子都到二三年级就辍学了,现在老师鼓励他们至少读完小学。初中也只有县城里有,基本上初中高中县城里只有一所,全校只有200多孩子,80%的学生都是县城的孩子。村里考上去的屈指可数。支教老师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奉献,爱。

如果哪一天没有支教这个词了,或许凉山州的教育情况才算好转。

真的到了山里跟孩子们相处,你才会发现不止在山上,其实你平日里所做的每件事和他们都有联系,不必要的浪费都应该节制,想想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很多家里都没有米下锅,你还能浪费粮食、铺张消费吗?

今年这里的一所小学要和上海杨浦小学有联谊活动,两边会进行视频互传,这边传一段视频过去,上海那边再回传一段,夏天两边会交换夏令营,这里的孩子有机会去上海迪斯尼,上海的孩子会来体验下山里的生活,对于这边的孩子来说,上海迪斯尼肯定是他们去过的最好玩的地方。

太阳是公平的,但有时候命运是不公平的,特别是面对山里的孩子们的时候,太多的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只希望乖巧可爱的他们学的知识更多,道德观念更重。至少以后出去不做坏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山前在西昌支教部的日子,每天支教部都十分热闹的,人来人往,仿佛从来没安静过,白天培训吃饭,闲暇客厅里人声鼎沸,聊...
    小鱼儿666阅读 4,042评论 0 6
  • 今天想说说我们这个公益组织——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组织,是由以杨锐、张秋芳等上海的一些企业家联合兴业银行建立的,纯公...
    小鱼儿666阅读 5,062评论 0 8
  • 早上六点额布和杨敏把我们三个姑娘送到西昌汽车站,行李塞得满车子都是,一路颠簸向大山深处挺进,雪山连绵,山里坎坷,脑...
    小鱼儿666阅读 4,108评论 1 4
  • 在leancloud的后台发现导出数据的时候密码加密算法只提供了Ruby和C##的,现在自己写的后台使用的Java...
    jiangadam阅读 3,931评论 0 0
  • 新闻游戏——《惊天魔盗团》 ——这是一场关于警匪之间争斗的顶级新闻游戏,游戏精准还原巴西犯罪团伙试图盗窃巴西银行1...
    我有一个梦想_93be阅读 4,2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