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读书的正确姿势吗?

今天拜读了彭小六老师的《洋葱阅读法》,其中一章里讲的是训练读书的大脑,让我知道了阅读前需要做一些准备,而不能盲目地去读书。之前读书一直都是缺什么就读什么,没有好好思考过读书的目的。

了解大脑的偏好

在大脑神经学习领域,大脑被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原始脑,又称为爬虫脑,是我们在爬行动物的时代发育出来的大脑;

第二层是慢慢发育的哺乳动物脑;

第三层是经过几万年进化的新大脑皮层,也就是皮质脑。

科学家把这三种脑想象成乌龟、老虎、爱因斯坦。

乌龟稳定,不爱动

老虎遇到威胁会吼叫、会反击、会龇牙

当你对书不感兴趣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痛苦,因为根本读不进去。这些是因为你的爬虫脑和哺乳动物脑已经帮你把大部分的信息过滤掉了,它们觉得这些没有用,所以并不会把信息传递到新大脑皮层。这个跟你没有关系,是你大脑天生的机制决定的。那么大脑到底喜欢什么呢?

1.喜欢简洁,讨厌复杂

2.喜欢结构清晰的内容

3.喜欢图像化的内容

4.奖励自己的大脑,时刻让大脑觉得好玩

控制好你的精力

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精力管理。什么时间阅读最好呢?早上?中午?晚上?大部分人的精力是早上,因为大脑休息了一晚上,早上精力最为充沛。有的人是晚上。我就是晚上,因为要看书睡得晚,如果提前早起1小时,会影响一天的精力。

作者的建议是: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去阅读,不要在筋疲力尽的状态下阅读。

利用好你的注意力

仔细观察上面两张图,发现什么区别了吗?两张图片都有一个大写字母T,但第二张图片是红色的T,第一张图片我们要看好半天才能看出T,但第二张图片,我们一眼就能看到T。

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可以用荧光笔在书上做一些标记,标记出书上一些关键字,这样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到重要的内容。这样我们在读第二遍第三遍时,就能找到内容的关键点。

提升专注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注意到太多的事情,大脑就会闪出其他的东西。这时候放下电子产品,专心读书,忘却周边的事情。

锻炼记忆力

看完一本书,不要马上去娱乐或消遣,否则刚刚阅读完的内容就变成了短时记忆。我们需要通过社交平台去做笔记、抄笔记、分享,可以是句子、片段、感受,这样短时记忆就会变成长期记忆。

面对你的压力

如果读不懂书时,千万不要硬读,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减轻阅读的压力。

养成阅读习惯

强迫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开始时可以是每天阅读15分钟,慢慢变成每天阅读30分钟或1小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