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海,一千个人嘴里有一千个印象。她是高楼林立的现代魔都,是充满江南韵味、中西合璧的石库门,是十里洋场黑帮风云的上海滩,是《花样年华》里的旖旎旗袍,是《色戒》中政治与情爱之间拉扯的爱恨情仇,是当今世界经济经贸界精英的汇聚合作,是鲁迅、张爱玲、茅盾、巴金等文化明星曾经的长久栖息,是世界级体育明星诞生之地,是现代奢侈品购物的时尚之都,是成人儿童一起狂欢的迪士尼乐园,视网红拍照打卡吸引眼球的必到之城。
上海,这座城市几乎是“故事”的代名词,古与今、中与西、硬冷的黑帮风和柔情的江南味、狭窄的弄堂和摩天的高楼,太多反差的元素在上海碰撞,都能被这座城市兼容并收,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张力的风格。上海的“海派文化”精神从文化界开始,也体现在上海的方方面面,要细品这一座城市,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上海,作为全国一座举足轻重的文化城市,现在我们一再去亲近和感染她的气息。在20世纪初期,上海是中国唯一拥有现代媒体的城市。
上海的武康路、多伦多名人文化街,曾经文化名人云集,那一串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至今吸引着络绎人群一再走进,试图触摸曾经停留在同一空间里的高贵灵魂。那些文化名人留在这个空间里的并不只有记忆,还有展现着年代风貌的建筑,凝聚着主人气息的物品。
上海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却并不阻碍她向现代化进化。相反的,一百多年以来她一直都在现代化的前沿,站在潮流的尖端,成为一座让人心跳加速的城市。
上海迎来世界级体育赛事,建立起国际金融中心,搭建海陆空伸向世界的交通运输渠道。她的开放包容,展现的如此具体。
这是一座永远活得鲜亮的城市,到处是摩登时尚,到处都有故事传奇。曾经的石库门、洋房别墅并不会被历史封存,成为记忆的废墟,而是在当下变身酒吧、商铺、艺术展厅等活色生香的商业载体。
到武康路去喝咖啡吧,到新天地去约会吧,到田子坊去泡酒吧,到荣宅去看展吧,让我们在慢慢悠悠的舒适中细细品尝这古老酒杯里的新酿,又或者到世界级设计师设计的公园里去野餐。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1845年,清政府官员和英国领事划定第一片外国人居留的租界,中文译作“黄埔滩”。黄埔滩本来是黄埔西岸的涨滩,划入租界之前是一条拖拽漕船的纤道,也可叫做堤岸、码头、沿江大道。
上海人喜欢把县城以外、临近浦滨的地名加个“外”字,什么外陆家滨路,外滩等。
1849年,上海开辟法租界。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并列上海两大租界。当时在法租界干道上,不可以建造中式的房子,且所有新建房屋都必须采用欧式建筑立面。于是旧上海就有了一大片巴黎风貌的街区,被人誉为东方巴黎。
近代,上海当地的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交融,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
正是海派文化,让上海好比从一个江南的小家碧玉变成一个国际范的大家闺秀。海派文化就是多元、个性,兼顾个人和社会利益,倡导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理性、随和、成熟的商业文化。
在2016年排名中,中国入选的世界一线城市有6座,北京,香港,上海,台北,广州,深圳。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同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准许英国商人带家眷在五口岸居住贸易。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资本开始涌入上海,在沪日侨大幅增加。1937年淞沪会战时,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被日军控制,这部分后被称为公共租界日本区,人称日租界。
上海有2个飞机场,分别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4个主要客运火车站,分别是上海虹桥站,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以及若干个客运码头,未来南通还将修建上海的第三机场。
磁浮列车示范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悬浮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集城市交通、观光、旅游于一体,连接浦东国际机场和市区的大运量高速交通线。全长约30公里,双线折返,设计最高时速430公里,全程行驶时间7分钟,2002年12月投入运营。
从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鲁迅在上海受聘为中华民国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每月编辑费为300大洋,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生于上海麦根路李鸿章老宅。父母离婚后,张爱玲跟随父亲住在延安中路740弄10号,期间,张爱玲被送去圣玛利亚女中住读,曾因与继母不和,被父亲囚禁地下室半年。后来逃去跟随母亲住在武定西路的开纳公寓。
茅盾笔下的上海于1940年代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对照,茅盾笔下的上海是高大上的,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国际大都市、灯红酒绿、高楼大厦。而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大都是灰色的弄堂、进进出出的小市民,呈现出大,呈现出大上海陈旧、颓废的一面。他们俩笔下的上海共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上海图像。
上海首家正式电影院,是西班牙商人安东尼奥 雷玛斯于1908年在乍浦路溜冰场建立的虹口活动影戏院,初建时是一个用铁皮搭建成的有250个木板座椅的简陋房子,又被称为铁皮房子。
朱家角镇被称为上海的威尼斯。朱家角镇的北大街被誉为上海明清第一街,明清时就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美称。2005年11月还被评选为上海市十大休闲街区之一,北大街百业俱全,百年来始终长盛不衰。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徐家汇浦西路158号,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被誉为上海的梵蒂冈,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它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的写照。这里集中了20余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等。它们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筑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个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始建于1914年。道路的两侧满是茂盛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其中二十几栋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几乎全部的民居样式。
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屹立在武康路、新华路、淮海路、天平路、余庆路口五街交汇处,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乌达克设计。
一旦你踏入上海,一定会被她的建筑吸引,且不说历史遗留下的融合欧洲风格的特色建筑,现代的上海不论是黄浦江畔陆家嘴的现代写字楼、世博会主题馆、科技馆等创新活动场馆,还是高大上散发着金钱气息的上海恒隆、梅龙镇、港汇恒隆广场,亦或不走一遭可惜了的滨江大道,都不能让你一次嗨个够。
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一座超高层地标式建筑,不但高,面积还大,它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6年竣工交付使用。大厦总共是118层,是上海之巅观光厅,是俯瞰上海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
巨鹿路是魔都最具风情的三条马路之一,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各种风情万种的老建筑、古典魅力的花园洋房、英式风情的乡村别墅和海派风格的新式里路,每一栋楼房仿佛都在诉说一段历史故事,不少老房子还被纳入历史保护建筑行列。
除了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外,巨鹿路的时尚基因也非常强大。早在20世纪,这里就来往着海内外的高端人士,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时尚就早已暗自生根。对于80、 90后而言,这一片区域就是上海的“小东京”、“小原宿”。
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这里有很多保存比较完好的历史建筑,风格多样,美化美伦,是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取景地。2011年6月11日,武康路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3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现在已经改造成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田子坊是魔都最文艺的弄堂,许多艺术品小店驻扎在里面,这里是文青朋友的聚集地,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美食。
钟书阁泰晤士小镇店坐落于上海松江三新北路900弄泰晤士小镇930号,周围环绕着以英伦异国情调闻名的泰晤士小镇建筑群中,环境优雅浪漫。书店的仿欧式殿堂的建筑毫不突兀地融入街景,玻璃幕墙上镂镌绘着来自世界各国书本里的精选段落中。钟书阁被誉为“上海最美书店”,同时也被视为中国实体书店转型的一个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