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背过的诗词(一)~…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么经典的诗词是谁写的?

这么伤感的诗词的背景是什么?

这首诗词的前一句是什么?

这首诗词的前一句是: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整首诗词如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之意: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

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诗词作者是李煜。接触李煜的诗词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当时一个男生拿着一个手抄本,翻李煜的诗词向我炫耀。当时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看到李煜伤感的诗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哇!真是太美了!太感性了!我喜欢!

李煜,又称【南唐后主】。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更是五代之冠。

李煜前期的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

李煜后期的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

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在书法,绘画和音律,诗文上的造诣都很深,

但是他确实是不太擅长治国理政。李煜是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说起南唐亡国,得先从宋太祖说起,当时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还有很多内乱和战乱,割据势力都没有平息,

而且当时除了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之外,还有其他北汉,南汉,南平这些地方都有很多的割据势力。

当宋太祖稳定了他自己内部势力的时候,

就想要把这些割据势力消灭掉,然后一统天下。

但是他对是先处理南方还是先处理北方比较纠结,

所以拿不定主意,后来他先后平定了南平,南汉等地方,

接下来他就去平定南唐,

而当时李后主向宋太祖求和,但是宋太祖觉得要统一,没有接受李后主的求和。

南唐后主求和没有成功之后,

就想要救援金陵,结果因为风向原因,

导致南唐最后一支军队覆没,所以李后主投降了,做了亡国奴。

赵匡胤在接受了李煜的投降之后,却并没有将李煜封杀,因为他觉得他能容忍其他君王,这样可以显示出他的仁慈,而且他不杀李煜的时候,他还可以闲的无聊去羞辱一下李煜,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赵匡胤嫉妒李后主的才华。这也成就了李煜的凄美诗词风格。

后人将李煜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主要词作】有: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一斛珠(晓妆初过)
清平乐(别来春半)
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看了同学的手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后,我忍不住便到图书馆去找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终于被我找到了一本《白香词谱笺》,真是如获至宝!我如饥似渴的看了一个月,还是抵挡不住诱惑,最后硬是求图书馆管理员把《白香词谱笺》卖给我!现在想起来都哑然失笑…

白色的香百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