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s 是世界最伟大的乐队之一,把之一拿掉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他们取得的成就太辉煌了,1960年组建,1970年解散,短短10年横扫世界乐坛,曾创下在Billboard(欧美流行乐权威榜单)hot 100 里独揽前5名的纪录。
Beatles成立于英国的利物浦,实际上就是四个喜爱音乐的利物浦少年。那真是个天才辈出的年代,乐队中的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单拿出来都算得上流行音乐史上大师级人物,而他们当时都是利物浦的大学生,列侬先搞了个乐队,保罗看他们演出时深受感染,最终以他俩为核心建起了Beatles乐队。
Beatles直译是甲壳虫,但有人音译为披头士,和乐队几个人后来的气质、音乐风格更为接近,是十分经典的翻译。
Beatles 的音乐属于流行摇滚,不像那些重金属摇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他们有许多歌传唱极广,歌迷遍布全世界。今天介绍的这首《Hey Jude》就很有代表性。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嘿,朱迪,别沮丧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找一首伤感的歌,把她唱的响亮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记住要把她唱进你的心房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然后你的世界又将闪光
Hey Jude, don't be afraid.
嘿,朱迪,别担心
You were made to go out and get her.
既然你注定要去追寻
The minute you let her under your skin,
当你深深将她搂紧
Then you begin to make it better.
然后你的世界就将光明
And anytime you feel the pain, hey Jude, refrain,
当你感到痛苦,嘿,朱迪,别紧张
Don't carry the world upon your shoulders.
别把所有重担扛在自己肩上
For well you know that it's a fool who plays it cool
别像那些装酷的傻瓜
By making his world a little colder.
最终让自己的世界满目荒凉
Hey Jude, don't let me down.
嘿,朱迪,别让我挂念
You have found her, now go and get her.
既然找到真爱,就要一往无前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记住要让她永在你的心间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然后你的世界就会梦圆
So let it out and let it in, hey Jude, begin,
嘿,朱迪,顺其自然吧
You're waiting for someone to perform with.
知道吗,你总在等待的那个人
And don't you know that it's just you,
或许就是你自己
hey Jude, you'll do,
嘿,朱迪,你行的
The movement you need is on your shoulder.
未来就在你的肩上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嘿,朱迪,别沮丧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找一首伤感的歌,把她唱的响亮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记住要把她唱进你的心房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然后你的世界又将闪光
这首歌是保罗写给列侬的儿子Julian的。当时,列侬和小野洋子陷入热恋,与前妻Cynthia的婚姻到了崩溃的边缘。保罗一直非常喜爱列侬的儿子Julian,他担心大人之间的婚姻变故会给才5岁的Julian带来心理上的阴影。
有一次保罗去列侬家,离开时心中十分感慨,他坐在车上,想着可爱的小Julian,一口气写下了这首经典名作。后来这首歌收入Beatles的同名专辑,发行后连续9周位于Billboard榜首,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了八百万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还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歌。
这首歌没有激昂的旋律,没有深奥的歌词,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歌迷那么多年的喜爱?我觉得是歌中流露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打动了不同国家民族,不同时代的千千万万的歌迷。这就是经典作品的力量。
歌曲诞生的1968年前后,是现代史上不平凡的一段时期。以苏联和美国为核心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冷战正酣,战争、阴谋、分裂、专制大行其道,和平与善良被逼到了角落。
在美国,曾疾呼“我有一个梦想”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于1968年4月被刺身亡,种族的仇恨和分裂愈演愈烈。发生在越南的内战,在世界两大军事阵营的介入下,不断升级,终于发展到美军直接参战。支持和反对战争的呼声尖锐对立,1968年8月出现大规模反战示威,激进的学生与政府爆发严重冲突。
在善良的人们彷徨无助,对未来充满悲观的时候,《Hey Jude》这首温暖的歌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安慰的信息。人们在很多集会中合唱这首歌,呼吁和平、和解,而不是仇恨和战争。
在欧洲,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如今已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在1968年1月开始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自由化改革,结果被苏联武装入侵,引发捷克人民群情激奋。在这个事件中,不仅诞生了世界文学不朽名著——捷克大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时赋予了《Hey Jude》更为深刻的世界性声誉。
捷克女歌手玛尔塔·库比索娃在苏联坦克的轰鸣声中,重新填词翻唱了《Hey Jude》,把一首安慰失意少儿的抒情歌曲,变成了一首捍卫祖国民族的自由之歌。这首歌在捷克广为传唱,玛尔塔被市民和学生视为精神领袖,自然,她也受到了亲苏政府的恐吓和迫害。
20年后,随着柏林墙被推倒,冷战宣告结束,捷克斯洛伐克也重获自由。在百万人民的集会上,哈维尔总统邀请玛尔塔登台,她以为大家会请她唱国歌,结果大家的呼声却是这首歌。在玛尔塔的带领下,百万民众同唱《Hey Jude》,自由的声音响彻布拉格……
这就是《Hey Jude》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