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 穷爸爸》读后感

重读了《穷爸爸 富爸爸》,将一些个人观点记录下来,以共勉。

1. 教育的目的。

      以前:上学就是为了获得知识,然后就像父母说的,“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轻松挣钱!”

     现在:上学就是为了开阔眼界,多见识,多切磋,多实践。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智商、情商还有财商。而所有这些,上学只是开始!!!(多么有概括性,好像官方话语哩,=。=)

2. 关于财富

     以前:财富就是钱,节俭,存钱,钱越多就越富有。

     现在:财富是支撑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能力,或者说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还能活多久!为了增加财富,人们是需要增加资产,减少负债的。(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而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中取走的东西)。而人最大的财富就是所受的教育。知道的东西给我们带来金钱,不知道的东西使我们失去财富,所以头脑灵活并保持开放学习,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创造财富。

3. 关于提高财商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事业,事业的重心是你的资产项而不是你的收入项。

     知识就是力量,当你的资产越多,你就越需要知识来管理它,使它继续增加。富爸爸认为开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个人,它能帮你减税。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需要学习和掌握不止一项技能,才能显著的增长收入,开公司尤甚。其中管理技能尤为突出。

     管理技能:a. 对现金流的管理;b. 对系统(包括本人、时间及家庭)的管理; c. 对人员的管理

4. 关于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会和你说什么,但会一直推着你转。每推一次其实就是告诉你“喂,醒醒,该学些东西了”。有的人面对生活的推动(变化),会抓住机会,取得进步;有的人则非常生气(不愿意变化),他们会去和生活反抗;还有的人没有勇气去改变,选择了放弃(只求无过、安稳)。

生活好学生的窍门:

     a. 给予然后收获!!!

     b. 胜利意味着不害怕失败,所以不要害怕失败。

     c. 提高自律性

5. 分享一下有趣的税收故事

英国和美国早期是不需要纳税的,只有在经历战争时,政府才会临时收税,那时称为“纳捐”。后来政府开始制定纳税法律,但得到了大部分人们的反对。美国和英国花了差不多近50年来培养公众的纳税意识。这50年里,政府先颁布只征对富人的税收案,告诉众人税收是为了惩罚有钱人,大众都投了赞同票。一旦政府尝到钱的滋味,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征收更多的钱,最终税收范围向中产阶级、穷人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富人看到了机会。他们不按常理出牌,通过公司来减少纳税(公司所得税是低于个人所得税的)。最后的现象是有钱人的纳税比率比中产阶级和穷人少很多……

PS:有没有联想到什么?这个过程和中国历史上的某过程出奇的相似呢。哈哈……

6. 分享一下富爸爸对社会上涨价的评论

在一个民众收到良好教育和政府治理有方的社会是不会涨价的,实际上应该降价。因为理论上随着生成力的上升,一个产品的投入就会减少,这是必然。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于无知引起的贪婪和恐惧。

举个例子,一个医生想生活的好些,于是提高了收费,这就导致人们医疗保健费用的增加(这极大损害了穷人的利益,所以穷人的健康状况要比富人差)。由于医生提高费用,律师也提高;律师提高了,学校也提高收费来增加老师的收入……这样的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政府提高了税收,贫富差距拉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11,197评论 0 25
  •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理财高手,可能你会认为我夸大其词,如果成为富人那么容易,世界上就没穷人了!这是消极的想法,有时...
    明媚月光阅读 2,166评论 5 6
  • 总体感觉: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贤辈的深刻对话,这次是与作者罗伯特·T·清崎(Robert T.Kiyosaki,日裔...
    RawHeart心然阅读 3,647评论 0 2
  • 这本书是一本培养小白的理财意识的书。如果你是个对于理财没有任何想法并且无从着手的人,可以从读这本书开始。这本书的内...
    mumuyear2016阅读 3,150评论 0 1
  • 人的一生總會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瘋狂一次... 上官紫煙一直很鄙視這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哪個男人值得去瘋?還有哪件事...
    林素兮阅读 1,462评论 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