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17:要分清伤暑、中暑、阴暑、阳暑

天气逐渐炎热,盛夏开始登场了,虽然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也要开始预防暑邪了。

那么还记得什么是暑邪吗?感受暑邪又会有怎样的临床表现呢?

暑是夏天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素问•热论》有云:“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故暑病独见于夏令,暑不产生于体内。故无内暑、外暑之分。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亦为阳邪。其致病可出现身热、心烦、口渴、汗多、脉洪数等症。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故病暑者常有身倦乏力、气短口渴、咽干唇燥、尿少、舌红等气虚兼伤津化燥的症状。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3暑多挟湿

暑令常多雨潮湿,夏季阳热高照,则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增高,加之暑季贪食生冷,易伤脾胃,而湿亦可由内而生。

所以暑为病多并见头昏沉重,身体倦怠,胸闷、腹泻、苔腻等湿证表现。

正如喻嘉言所云:“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感之则病暑。”

那你们知道伤暑、中暑、阴暑、阳暑有什么区别吗?

“伤暑”是暑病中症状较轻的一种。指人体感受暑热之邪,腠理开泄,津气耗伤,而出现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倦怠乏力,小便短黄等症状。

“中暑”又称“中暍”(音yē)。指夏季炎热气温中,伤暑过重致使机体阴阳格拒,气机闭塞,甚则气津暴脱。

主要临床表现是身热烦躁,恶心呕吐,腹痛,甚者或突然晕倒,昏迷不醒,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或大汗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为暑瘴之重证。

“阴暑”,张景岳解释为:“因暑而受寒者也。”所以,阴暑是夏季气候炎热,而又乘凉饮冷,感受风寒所致病变。

其症状表现既有口渴、心烦、呕恶胸闷等暑湿之象,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等风寒外束之症。

“阴暑”实为夏令的感冒。正如《医学心悟》所说:“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所闭”。

“阳暑”是与“阴暑”相对而言的。张景岳有云:“因暑而受热者也”,所以“伤暑”、“中暑”即属“阳暑”范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47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11,950评论 0 18
  • 导语:最近一段时间,给不同年龄段“贴标签”,成为流行趋势。这些标签包括“坏人变老”,“中年油腻”,“女孩恶臭”,“...
    丶七七V阅读 3,587评论 0 0
  • 紫桐花 我又微笑着走在大公路下坡的路段了。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如和风中的花朵,因为阳光,空气,风和水是我所熟悉的味道...
    几两银子阅读 2,600评论 0 0
  • 闲暇之余,逛了趟街,才发现又是一年的七夕,商家们正上演一场七夕的“爱情秀”,酒店玫瑰包房、咖啡情侣套餐,还有一家金...
    刘东华生活笔记阅读 3,30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