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主流的当然是以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起点,其它又有以唐宋、明末清初、马关条约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诸多分法,各有其道理。且容我一一道来。

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目前仍然是官方观点,但具体仍有分歧。有人主张以1839年9月的九龙之战作为起点,因为这是中英双方诉诸武力的开始;有人主张以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的到来为起点,因为这是鸦片战争的开始;也有人认为1842年8月南京条约的签订作为起点,因为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流之外,有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世近世说”,认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是近代的开始。

此外,将明末清初作为近代史之开端越来越受到历史学者的青睐。资本主义萌芽之说虽然已经式微,但是明末清初经济的变革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逐渐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具体到某年,有人认为应当以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当年作为近代史开端,也有人主张以隆庆开海禁作为开端,认为这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标志。更多的人主张采用明末清初这一较为笼统的时间观念而不确定历史年限。这种分法的好处在于它重新解读了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并非始于西方的挑战,而是中国历史内部变迁的自然延续。

还有人提出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因为甲午战败第一次刺激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张灏先生把1895年以后称为中国的转型时代。尽管如何变各方都有分歧,但变法图强第一次成为了举国共识。

将中华民国成立作为近代史开端也自有其道理。一方面中国至此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将一部清史一分为二,既方便研究,又方便教学。

在我个人看来,诸种分法各有其道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记住:历史本不分期,分期是出于研究历史的方便,不要因为人为的分期把前后的历史割裂开来。在当前的语境下,我认为以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开始的标志、将明清时期作为前近代史纳入近代史研究的范畴是恰当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忽然,肩上一股温暖,我握住妻子的手。“你咋了?这么还不睡,想啥呢?” “没什么,只是感觉很累”我揉揉酸痛的眼睛。 ...
    牧野橋夫阅读 288评论 0 0
  • 写在开头:本人打算开始写一个Kotlin系列的教程,一是使自己记忆和理解的更加深刻,二是可以分享给同样想学习Kot...
    胡奚冰阅读 927评论 2 4
  • 2017营销最佳实践论之三十一: 导读:俗话说、老话说,这些东西都是前人智慧的集成,多是最佳实践。当你遇事不明时,...
    马唐阅读 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