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读书笔记

阅读1小时,总计591小时,第556日。

阅读《基督教的本质》至90%

对无限本质的意识,不外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无限性的意识;或者说,在无限的本质、宗教之对象里面,人只是以他自己固有的无限本质为对象。

无限存在者,不外乎就是人之被人格化了的无限性,上帝不外乎就是人之被人格化了的、被表象成为一个存在者的神性或属神性。

无限存在者,不外乎就是人之被人格化了的无限性,上帝不外乎就是人之被人格化了的、被表象成为一个存在者的神性或属神性。

“存在于某类存在者之中的完善性,上帝尽都具有。但是,在存在者的各种完善性之中,最优异的完善性便是知性、理智,因为,通过知性、理智,一个存在者就将一切事物的完善性都总括于自身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他就成了一切:因此,上帝是一个会认识的、会思想的存在者。”

上帝并不是这个或那个精神,并不是你的或我的精神;他就是精神,但却又被设想或表象成为一个单一的、独个的、独立的精神。

上帝并不是一个生理学的或宇宙的存在者,而是一个心理学的存在者。谁不是先就把上帝放到自然里面去,谁也就不会从自然中引出上帝来。人由自然来证明上帝的生存,正就只是证明了人的无知和妄自尊大,致使他使他自己头脑的界限成为自然之界限。

对天意的否定,就是对上帝的否定。“谁抛弃天意,谁就是抛弃上帝的整个本质,真正说来,就表明他不信有上帝存在……如果上帝并不关心人间的事情,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那么,宗教就没有原因再存在,因为,毫无得救可希望。”

上帝的实在性,被认为是依赖于上帝的活动的:一位不积极活动的上帝,就不是实在的上帝。但是,没有对象,就没有活动:只有对象,才使活动由仅仅的能为变成实在的活动。这个对象就是人。如果没有了人,那上帝也就没有原因活动了。

独身与修道——当然,只是在其原始的、宗教的意义与形态之中——是基督教之超自然主义的、超现世的本质之感性表现、必然结果。当然,它们也是跟基督教相矛盾的——其理由,本书中已经含蓄地说明了——;但是,这却只是因为基督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它们跟通俗的、实践的基督教相矛盾,但却并不跟奥秘的、理论的基督教相矛盾;它们跟仅仅关系到人的基督教式的爱相矛盾,但却并不跟基督教式的信仰相矛盾,并不跟另一种基督教式的爱相矛盾,这种爱,只是为了上帝的缘故才爱人,把上帝当作外于世界的、超于自然的存在者来看待。

无玷的童贞性,是得救之原则,是基督教式的新世界之原则。“一位童贞女产生出世界的得救,一位童贞女产生出一切人的生命……一位童贞女孕有今世所不能理解的基督……肉体由于男男女女的罪而被驱逐出天国,但却通过童贞女而得以跟上帝联合在一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树下行人树下行, 不见来着不见君, 空等流年似流水, 青楼怨里谁人知。
    小森有礼阅读 884评论 0 1
  • 字符和标志符号(character和glyph) 字符是书面语言中带有意义的最小的单位,它可以对应语言中可读形式的...
    纵横而乐阅读 9,685评论 0 8
  • 如果不可能 只是不可以 那么斗胆越过雷池 破例走过禁地 是不是 就可能变得可以 就像我爱你 不是不可能 只是不可以...
    婴君阅读 1,85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