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老家
我们的车下了柏油马路,驶进了乡间的水泥路。暖暖的阳光逗乐似的,到处亮得炫眼。路旁的豆棵已经披上黄绿相间的花衣。一地地的玉米已怀揣六甲。依然温热的风,把微甜的玉米的清香放进车窗内,不觉引人鼻尖轻嗅。
更美的新村景像还在前面,转眼后老家出现了。我们一行几人专为两处新村而来,后老家是我们的首站。
下了车,首先闯入眼帘的是“移风易俗大礼堂”,白墙灰瓦,简易朴素,整洁大方。礼堂门外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晾晒着新收的小辣椒,像铺上了一层红地毯,那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红啊,是乡村人满怀希望的“火把”。
今天来的真巧,正赶上一家人在大礼堂办喜事。问后得知,因为提倡红白喜事简办,他们全村人都会在大礼堂办宴席,不仅省去了租用桌椅板凳的费用,而且不用担心天气,礼堂又干净卫生。听了他们的话,我们急切地步入礼堂。果然,一色的红茶色实木桌凳,整洁又雅致,礼堂里还有舞台。这真是办宴席的好场所!墙壁上,挂着宣传标语,和乡规民约的风俗画,使整个礼堂充满文明的气息。读《根 · 后老家》得知,后老家乃一孙氏家族的繁衍分枝。如今“地覆天翻之变。民应党召,守法纪,尊党纲,弘祖德,扬祖训,民之共建共识……”。读完感慨良多。
出了礼堂,在村干部孔三红的带领下,我们去了阅览室。在阅览室门口,看见一大片粉面红颊的芍药沐浴在阳光里。莫让人夸颜色好,但留馨香满乾坤。
阅览室不大,窗明几净,藏书满架。
听孔三红说,后老家已经发展了一百二十一名党员,每月十号是党员活动日。他们建有“文明实践站”,有很多志愿者报名参加,帮助留守儿童之家,支援孤寡老人。因为家乡近年发展得好,已有部分打工者自愿返乡创业。周边的电子厂、绿植培养基地等也相应兴起。
出了阅览室,抬眼看到了“乡贤长廊”,长廊里是让人景仰的本乡名人、能人的简介。是美好的传统在世世代代滋养着这一方水土啊!
走出长廊,新村赫然在目。一幢幢小楼整齐划一。院前楼后栽花种草,真如《桃花源记》中所说,“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不觉心旷神怡。
2.药王村
火热的秋阳渐渐的失去了热力。我们该到下一站了——药王村。
到药王村,首先我们来到了“药王村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是现代化的建筑群。房屋高低错落有致,路面开阔平整洁净,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这里不仅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办公的地点,也是农民的文化乐园。看,有几个孩子,正在乡村大舞台上“演戏”呢!夕阳用余辉把舞台揽进怀里,又给孩子们镀上金色的光圈,让路过的行人投去灿烂的一笑。
在文化乐园的旁边我们看到了很多老物件:犁子、耙、石磙,纺车、织布机等等。农耕时代已经过去,但看到它们心里留下了多么温暖的记忆!
据村干部张倩倩介绍说,药王村的名字是源于拍电视剧《王初一和刘十五》,此剧讲了一个种药大王的故事。又因华佗也在这里种过药材,所以,这个村子被更名为“药王村”,现在是多个村子的组合。她说为了争取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村干部们可没少努力。这就是争取才会获得更好发展的道理吧!望着张倩倩那张自信满满的脸,心里不仅为她,也为这里的村干们竖起大拇指。
电视剧的拍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土地出租流转,给农民腾出更多的时间发展第二产业。农村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就业率提升了,这里连夜市都有了。农民变成了农业工人,他们年年都有工作做,收入也相当可观。
安居乐业才能留住人。人在变,观念也在变。人们愿意返回土地,这是对文明的认同。
仓禀实而后知礼仪。药王村被评为安徽省第四届全国文明村。
张倩倩还说,工作的成就出于勤奋。药王村近几年的发展也招引了外面的人。上海来的一对夫妻,在这里开发多肉基地,已初具规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药王村就是一朵盛开的芍药花。
离开服务中心,我们来到了药王民俗村。先看了藕花池。虽已入秋,依然有亭亭玉立的荷花开放。花开伴残荷,并不减风姿,反多了一层萧瑟的凄美。“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另一番意境吧!
药王民俗村不同于前面所有的景观。她是古朴的乡居建筑。所有的房屋一律是青砖黛瓦。既有典雅的两层小楼,又有朴素厚实的挑檐民房;既有小巧玲珑的四合院,又有单门独院的小屋院落。房前屋后,花木扶疏,与拱门回廊相称,构成一幅幅乡间风景画。蜿蜒平整的小路连接各个院落。路边各种花草盛装出席,冲游客低眉颔首。地面也是青砖铺就,与古墙黛瓦相配,和谐统一。这是水墨画吧!感觉有民国的风味,不知是哪位圣手所画。
进入室内,却又完全是现代的风格。读书室儒雅娴静;党群组织办公室静雅庄重;老物件陈列室古雅素颜……民房各室各有风格。
在老物件陈列室,我们看到了过去用的大斗小斗以及古老的药柜,斑驳的痕迹在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年龄和过往。
我们走走停停,流连忘返。可天空倦了,闭上了它的大眼睛,我们的眼睛也只好暗了下来。好在红灯笼亮起来了,给各个房屋院落增加了梦境搬的色彩。我们在梦幻般的世界里,想象着前景,感受着乡村宁静的气息。
晚就晚吧,我们不能不品尝这里的一绝——逍遥面。这种面细细的,软软的,口感滑滑的。关键是汤,糊状,淡褐色,有炒熟了的芝麻粒,品一口馨香无比。吃一小口面,轻呷一口汤,所有的饭菜都在其次了。
夜不觉凉了,是该回去的时候了。路边儿童乐园里仍有孩子在嬉戏。
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们哪一晚不也是玩到妈妈喊呢?现代的孩子比我们那时要幸福得多了!
声音越来越远了。我们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母亲的召唤声。回望药王村,红灯盏盏,犹如颗颗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