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冯淬帆走了。
没有盛大告别,只有粉丝在社交平台一句句“香蕉你个芭乐”的怀念。他是《五福星》里的“犀牛皮”,是港产喜剧黄金时代的活化石,是许冠文身边的冷面笑匠,是周星驰电影里的老江湖。
可就是这样一个用笑声喂养了几代人的演员,晚年却说:那些角色,是我一辈子的耻辱。
这话听着刺耳,却让人心酸。一个演员,用半生塑造经典,到头来却想亲手抹去它们的痕迹。这不是忘本,而是一种更深层的痛苦,当你的代表作成了标签,你就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符号。
“犀牛皮”太深入人心了。三个字一出,观众脑子里就蹦出那个戴墨镜、留胡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搞笑形象。
可冯淬帆不是只有这一面。他是导演、是监制、是粤剧世家出身的文艺人,他拍过严肃题材,导过社会剧,可没人记得。观众只认得“五福星”里的胖子,只记得他和曾志伟、吴君如插科打诨的桥段。
所以他恨。恨王晶把喜剧拍得越来越离谱,恨自己被定型,恨观众只记得“香蕉你个芭乐”,却不问他还能演什么。
他在晚年复出,接了一部惊悚片《鬼门之蝴蝶大厦》,临终前还说:“不想再演喜剧了。”这不是叛逆,是一个老艺术家最后的挣扎,我想换个身份活一次,哪怕只有一次。
可命运没给他机会。病魔早早就找上门:糖尿病、心脏病、贫血,血氧浓度低到离不开制氧机。他瘦得脱相,白发苍苍,鼻插氧气管,在中秋节发帖说:“年纪到了,只好认了。”
这话轻描淡写,却重得压心。一个曾站在镜头前让人笑出眼泪的人,最后只能在病房里对着手机说“祝大家快乐”。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在老友许绍雄走后发文:“贤弟,你等等我,愚兄随后来。”五天后,一语成谶。
人生最悲的,不是突然离世,而是清醒地走向终点,还来得及跟世界道别。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却依然感谢粉丝关心,依然祝人中秋团圆。这份体面,比多少影帝奖杯都重。
冯淬帆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感情上最深的羁绊是汪明荃。几十年后他提起旧情,说“幸好没走下去,不然耽误她发展”。
汪明荃回应:“单身更自由。”
这话听着洒脱,可谁又知道,那份自由里,藏着多少孤独?一个把笑声留给银幕的人,私底下,或许从未真正笑过。
如今,他走了。和许绍雄一样,成了社交媒体上的一张黑白照,一段经典台词的回响。我们怀念“五福星”,怀念那个港片敢拍、演员敢演的年代。可我们也该明白:喜剧不是天生的,笑往往是苦酿的。
冯淬帆讨厌被叫“犀牛皮”,可正是这个角色,让无数人记住了他。这很讽刺,也很真实。
就像港片的辉煌,来得轰轰烈烈,走得悄无声息。曾经的笑星一个个退场,留下的,只有录像带里的影像和观众模糊的记忆。
但至少,他走前说了想说的话,演了不想演的喜剧,试了惊悚片,跟老友道了别。他没活成观众期待的样子,但他活成了自己最后想活的模样。
冯淬帆,一路走好。下辈子,别做“犀牛皮”了,做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