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好社交与独处?

(部分节选·周国平)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对于人际关系,我们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们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们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十一,容易恼羞成怒。最近我看一个报道,一个男人找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抑郁症,还吸毒,最后这个男人知道了,要跟她...
    秦东魁阅读 3,082评论 0 0
  • 我遇见了你,是幸运,亦或是悲伤 但,一切都是风飘柳絮荡 你,在伊甸园 不停息的奔跑 我,在独木桥 慵懒地做一个树懒...
    柠檬的大大阅读 241评论 2 1
  • 在黑夜里,有最猖狂的悲伤和情仇。 他们颓自拉扯,遍布伤痕。 但终有一天,那愤恨那隐忍那伤痛都会终结,而那句点便是爱...
    Chen啊阅读 211评论 0 0
  • 萧萧梧叶送寒声,已凉天气未寒时。 转眼又入秋,冰叔的新书【我不】已经看了一半了。总喜欢在深夜挑灯夜看,读了几个故事...
    长安城的纳兰公子阅读 4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