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读书(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读的是冯骥才先生的《水墨文字》。

摘录:

1.那种身体劳累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2.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

3.树枝可仰,可俯,可繁,可急,可倚;唯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

4.文学创作的过程充满快感,其乐无穷。这种快感包括抒发、宣泄、发现、深化与升华。

5.我们无意中的记忆远远多于有意的记忆。我们深藏心中人生的积累永远大于写在稿纸上的有限素材。但这些记忆无形地拥满心中,日积月累,重重叠叠,谁知道哪一片意外形态的水墨,会勾出一串曾经牵肠挂肚的昨天?

6.生命的一切物质包含着阳光的因子。比如我们迎着太阳闭上眼,便会发现被太阳照透的眼皮里那种血色,通红透明,奇美无比。

7.秋的本质是矛盾又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与短促,伤感与自足。比起单纯的情境,写作人一定更喜欢唯秋天才有的萧疏的静寂,温柔的激荡,甜蜜的忧伤,以及放达又优美的苦涩。

8.笔的老辣是心灵的苦涩,墨的溶化是心灵的舒展。笔的清淡是一种怀想,墨的浓重是一种撞击。

读后感:

冯骥才先生既是作家又是画家,他以自身的切身体会将写作与绘画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异同点生动地描述了出来,深入浅出。

各种艺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当精髓却是相通的,能往返于文学和绘画之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读完这篇文章,我更深的感受是,绘画和写作一样都能反映现实生活,但更高于现实生活——艺术作品折射出的往往是人们特定的情绪、情感、理想。欣赏艺术作品除了是跟作品的本身进行解读,还是在同创作者进行对话,更是从内心唤醒自己。所以,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享受,而创作于艺术作品更是“其乐无穷”,正如文章结尾所说,那是“一种甜蜜的往返”。

现实世界有时是残酷,寒冷的,不过,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有另一个世界——美妙的艺术,幸福的狂想。绘画,文字、音乐足够给予我们慰藉与温暖。

有艺术相伴,我们不会孤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How to gain control of your free time by Laura Vanderkam ...
    Amazing_B18130阅读 1,521评论 0 0
  • 小妹今夜吃了三四次,妈妈没睡好,睡前关于幼儿园虐童的新闻让我有些焦虑。 7:50 闹钟响,今天是小伙姑娘打针体检的...
    Min_Xu阅读 1,326评论 0 1
  • 今天想讲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女孩下决心与家人决裂,挣脱上流社会的束缚,离开从小习惯的豪华、舒适与众人的吹捧。在性命...
    千翎L阅读 4,0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