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唐风·采苓》:造谣殊可恨,勿要信为真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这是一首劝解他人不要听信谗言诗。

第一节,“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茯苓啊采茯苓,在首阳山山顶。人喜欢说空话,可却没有什么真情。舍弃吧舍弃吧,不要信以为真。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又能到得到什么呢?

第二节,“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苦菜啊采苦菜,在首阳山山下。人喜欢说空话,可却没有什么真情。舍弃吧舍弃吧,不要信以为真。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又能到得到什么呢?

第三节,“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芜菁啊采芜菁,在首阳山之东。人喜欢说空话,可千万不要听从。舍弃吧舍弃吧,不要信以为真。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又能到得到什么呢?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

苓(líng),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又称雷首山。为,通“伪”;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苟,诚然、确实;苟亦无信,一定不要轻信。舍,放弃;旃,“之焉”的合读;舍旃(zhān),舍之焉,放弃它吧。然,是;无然,不要以为是那样。胡,何、什么。苦,苦菜。与,许可,赞许;无与,不要理会。葑(fēng),芜菁,又称蔓菁,俗称“大头菜”。从,听从。

诗以“采苓”起兴,随即引出真正的话题:劝解听者不要听信谗言。山上可以找到苓草,这是确信的。可有些人的话,却是没有影儿的事儿,是不可信的。以日常所见的必然事物,来反衬有些人说谎毫无根据,喜欢挑弄是非。

三节自然赋成。诗人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对待谗言的态度:“无信”、“无与”、“无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相信,不参与、不传播。每一节,都以“人之为言,胡得焉?”(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又能到得到什么呢?)结尾,对造谣之人进行反复追问,暗示他必将一无所获。


诗经专题第125篇,总第125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9,031评论 0 18
  • 采苓先秦:佚名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
    To者也阅读 3,933评论 0 1
  • 采苓 先秦:佚名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攀山越岭采茯苓啊...
    阿凡君阅读 3,056评论 7 11
  • 作品原文 国风·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
    至简从心阅读 5,453评论 75 66
  • 125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
    月满雕弓阅读 3,40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