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顶级鸡汤,有毒否?

[精进每一天]第347天  2017.10.27

劝学

中国是比较讲究读书以改变自己的社会,有大量的劝学诗与劝学文章。这就是古代鸡汤文了。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钱福(明日歌节选)

孔子也有劝学的故事:

一天,孔子问守卫在身边的子路:“仲由,这么长时间我也没看出你有什么喜好,你到底有些什么爱好啊?”

子路随口答道:“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佩戴长剑!那样将会为我的形象锦上添花,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开心的。”

孔子稍稍皱起眉头,似乎有些不满意,接着问:“那学习呢?你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子路茫然地反问:“学习?我从来没有觉得那会有多大好处!”

孔子叹一口气,不紧不慢地说:“学习和知识的力量是巨大而无形的!你看看,一国之君需要谏臣的辅佐,才能让国家兴盛;普通人需要明事理的朋友提醒自己的过失,才能提升自身;为人处世也需要不断向他人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博采众长。”

“真正的君子喜好学习,集思广益,因而足智多谋,做起事来就会顺利;相反那些不善学习的人,自以为是,诋毁仁德,对有学问的人心生抵触,这无异推着自己往后退。可见,不学习就会落后呀!”

子路耐着性子听完孔子讲述的大道理,等老师一说完,就不以为然地反驳说:“我觉得并不是完全这样!您看,南山上的竹子没有人扶植,不也一样长得笔直吗?而且用这种竹子做成的箭,也一样能穿透皮革?可见,很多事情没有学习和知识也照样能运行得很好!”

孔子见子路还是没有信服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胡搅蛮缠,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接着子路的话说:“其他的暂且不说,要是能把竹箭修理一番,装上羽毛,再把它削成尖头,那它的穿透力不就是更大了吗?你说呢?”

子路一时哑口无言,孔子见状,就趁热打铁,说道:“看一个人,不能仅仅看外表。有的人金玉其外,但是腹内空空;有的人相貌平平,却满腹珠玑。前者虽然悦目,但却流于俗气;后者赏心,也令人起敬。可见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子路心悦诚服地对孔子说:“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

感悟:鸡汤时时有,古代有古代的价值取向,现代有现代的意愿选择。我想没有高下之分,但知识或许改变命运也是真的,就算不改变命运,多看两本还是有益的。当然有鸡汤,也必定有反鸡汤的人,我对于任何想法都是:你是对的。

对于劝学,我比较喜欢下面诗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    这句诗的意思是学来浅,要实践,这就是好好学习,天天用上的古代版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