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百问百答】如何处理导图中的并列与递进?

文魁大脑俱乐部 焦杨作品

       今天在武林计划舵主群中,各位舵主引发了一场关于“是并列还是递进”的讨论。讨论的中心是围绕俱乐部焦杨同学的作品展开的。这是一幅作业点评导图,作者具体分析了其他三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在点评罗汝锡的作品中,作者将“改进”分支后面做了如下处理(见放大图)。


放大图

在思维导图中,连续的分支表现的是从属、递进或因果关系;并列的分支表现的是逻辑上的并列关系。

      按照作者的想法,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关键词和配图。因为关键词跳跃大,导致难理解;因为配图折线多,导致视觉晕。这从逻辑上讲的通,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给人的感觉却怪怪的。

       为什么呢?问题出在“理解”接在“大”的后面,从语法上是讲不通的,你总不能说是“大理解”吧!同样,“视觉”一词接在“多”的后面也不合适,因为我们不能说“多视觉”。虽然我们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但是看起来却很别扭。

      我们该如何处理呢?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跳跃”和“理解”处理成两个并列分支,将“折线”和“视觉”处理成两个并列分支。

修改图

      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既能够突出“跳跃大”与“理解难”的因果关系,同时也加强了“理解”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更加容易让人明白是对关键词的理解难度加大了。“配图”分支下与“视觉”联系的加强,也使得主体加强。这样就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

换个思维看世界,人生大不同。我是杨泽,每天和你聊点关于思维那些事儿。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