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深化~嗔:贪的反面

憎恶或“嗔”的表现与贪相反。它的生起同样源于未被检验的欲望。只不过,现在所欲求的是“不要这个”。(嗔:责怪,恼怒)
**************************

嗔的生起,源于你不想要的、不喜欢、想远离,望而生畏,想推开活希望它消失的事物。任何不喜欢的,皆包含于这个类别——嗔。嗔是许多强烈(如生气、憎恶、愤怒、害怕)与轻微(如急躁、气愤、不悦、烦躁)情绪的核心。

尝试留意一下,一天之中有多少次,“嗔”会让你陷入麻烦?这项观察深具启发性。也许你因以下种种情况感到烦躁:某人说话方式;使用与你不同的方式装填洗碗机;把工具放颠倒(对你而言,那显然应该反过来才对):不喜欢今天的天气;某人因为你不曾做过(或者实在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的事情指责你;有人责备你做事没有尽责;并未得到你所期待的重要人物的认可或赞赏。
其实,任何一个引发嗔心的场景,都是天赐的财富,前提是,你已经做好迎接它们的准备。它们给我们无数次机会去“看见”:自己的幸福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别人的作为;我么多么缺乏自觉,迫切希望事情按自己的恶期待发展;我们渴望被善待,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应该了解我们的需求。
你能够感受到上述例子中那强烈的“自我中心化”,以及内在的叙述有多么的“剧毒”吗?(毫无疑问,当你开始反省自己与厌烦自己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时,不论你认为那件事有多么的渺小、多么具有针对性),你会在许多流入心识的事例里面发现这一点。

用这种方法在正念中觉察嗔心,将带来深度疗愈。它可以暂时消解掉由无意识反应引发的自我束缚,一点点觉知——就算发生在事后——也能够让我们看到,即使是这样的时刻,我们仍然拥有真正的选择余地。如果我们 能够好好思考刚才所发生的事,反省一下这些情绪有没有让我们感觉更好,将会即刻醒悟,其实我们不需要成为嗔心的死囚。

这也让我们明白,在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要记得去觉察并体验事情不如意时在身体中所产生的那股收缩性能量。于是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任那动荡能量生起,处理它们,然后看着它消失,就像烛火熄灭时升起的烟雾一般。不把它当成针对我们个人的,也不花费任何力气试图去控制当下。
这并不是说,在面对有害情境时,不应该采取有力的行动。在威胁面前坚守原则与勇气,是正直、警醒与关爱的生活之基础。实际上,这取决于具体情况,有的时候,强有力的行动正是我们的清明、智慧与慈悲的适切表现。
但那时,这种有力的行为不再是个人的了。它是我们整体的显现,是无分别修习的自然延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早就听说过《西藏生死书》,据说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后,对死亡不再恐惧,重新定义了活的意义。我怀着好奇与期待,打开这本...
    不要问我从何而来向何而往阅读 14,181评论 0 10
  • 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成长! 亲爱的宝贝,从准备迎接你的到来起,妈妈就计划着记录你的点滴,可是直到现在,妈妈...
    月亮船_aace阅读 1,339评论 0 0
  • 一回头原来时间已经来到第21天,经过“刻意、不自然”和“刻意、自然”的阶段后,我即将来到“不经意、自然”的阶段。 ...
    拂景阅读 3,177评论 1 2
  • 成为作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约束你的无意识,让它为你的写作服务。 写作需要平时用不到的肌肉,也需要忍受孤独和静寂。如果你...
    木华益阅读 3,110评论 0 5
  • 你跟我说不要再给你们买东西,把钱存着留着将来…… 你跟我说如果忙就不要经常回家了,毕竟几百公里乘大巴很累,可是我忘...
    匠心豆豆阅读 2,9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