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在跟妈妈说话时,我谈到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好。妈妈说:“你平时对数学挺用功的嘛。”还说,“你的成绩不如文君好。”
妈妈说的虽然是事实,但我觉得很不顺耳。于是,表面上虽没怎样,但心里很生气,越想越恼火,说不清是怨自己呢,还是在怨妈妈。
想着想着,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搬上我的日记本。在写日记时,一本大书妨碍了我,我一气,将大书狠狠一拨,拨到了地上。过了一会儿,妹妹走过来,将书拾起,问我是谁弄的,我也不理她,只管写自己的。
2
因为高三同学预考,所以我们暂时搬进初一(2)班上课,初一的小孩们都回家休息去了。班主任吴老师一进门,我就发觉他看我们的眼光与平日不同,我隐隐地有个预感,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
果然,过了一会儿,吴老师拿出张纸条说:“这次期中考试数学普遍考得不好,全年级最高的才70分。现在,我把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报一下。”全班同学瞬时停止了说话声、读书声,空气好像凝固了。我的呼吸加速了,心提到嗓子口。
“时小红33分!”
我的心一跳,屏住呼吸。
“易文丽37分!”
什么,什么?我的脑袋轰的一声。老师的报分声好像突然消失了,我什么也没想,只是呆坐着,好久,才清醒过来,羞愧,惊讶,绝望,痛苦,同时袭来,压得我喘不上气。我用右手遮住前额,努力控制住自己,但鼻头还是一阵发酸。眼睛几次涌上眼眶,又拼命憋了回去……
吴老师找我谈话了,话题又是关于我的数学成绩方面,他说:“比如你和商月华都考文科,你们的总分相同,但假如商月华的数学成绩比你的好得多,那么学校就要她而不要你。”
我一听,不争气的眼泪又差点涌上来。
他还说:“你这次语文成绩没得第一,而且你的语文成绩跟别人拉不开。按理说,你应该比他们至少多出五六分……
我百感交集。
放学后,我到妈妈单位推自行车。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刚才我问了教导主任他老婆,她可是个有文化的人,是个大学生。我跟她说,我女儿数学成绩不好,她说这是因为你的数学基础没打好。她让我告诉你,你每天把当天的数学学会了,回家后再把初中时的数学书找出来,有计划地复习。”
我的眼泪又要下来了,连忙转过身子……
现在,期中考试只有化学成绩没有揭晓了,但明天就会知道。目前总分最多的是商月华416分,其次是刘江河391分,然后就是我和薛雅文,390分,看来第一名非商月华莫属了。
我很紧张。
明天会是什么样的天气呢?
3
好不容易松口气:化学考了76分,最高分是78分。薛雅文是69分,刘江河的成绩也没我多。算起来,我可以拿总分第二了。
然而我这口气还没呼出去,一枚炸弹就在耳朵边儿响了:我的数学成绩太差,班主任没有把我的名字添进“期末三好学生名单”报给教务处。
数学,你害得我好苦呀!
我想起上午发下的数学本上,数学老师写下的一段话:一次考试考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数学学好的决心和毅力!
还有吴老师、妈妈对我说的话,怎么不令我思潮滚滚呢?
有这么多的人关心我,有这么多的人对我抱有期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数学学好呢?
4
上体育课时,我在做几何。
吴老师走进教室,对我说了几句话。我没听清,问:“什么?”他说:“你应该出去走走,不要总是坐着看书。”
我很不高兴。这跟我的心情是有关的,此时的我正处于苦恼矛盾之中——对期末考试的忧惧,以及不能当“三好”的难过和耻辱,我简直不能自拔。
下个星期二,班里又要开联欢会。哼,联欢、联欢,有什么好“欢”的,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样的联欢还是少些为好。
这一周,每当看到班上的黑板报,我就不愉快:上面排列着前十名的名单以及分数。我一眼看到自己的分数时,总觉得那“37”最醒目。上课时,只要别的任课老师抬头看一眼黑板报,我就脸红发烧。
我盼望着快快擦掉这期的黑板报,但这耻辱是擦不掉的,它需要由我来将它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