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阅读评测”

张所帅的《PISA、PIRLS和NAEP 阅读评价项目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张老师的文章从PISA、PIRLS 和 NAEP 为代表的阅读评价项目出发,探讨了在“什么是阅读”、“为什么阅读”、“阅读什么”和“如何阅读”等方面为我国的阅读教学提供的启示。 什么是阅读,我国在  2001 年《全日制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才在教学建议部分将阅读界定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 年修 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的定义中补充了“运 用语言文字”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强调了阅读的对 象和媒介,增加了阅读对话的主体—— —“教科书编 写者”,凸显教科书编写者的意图。

关于“阅读目的”,张老师认为有必要借鉴三大阅读评价项目的做法,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增加阅读目的的考虑,改变当下的阅读教学取向,还阅读教学以本来面目。

关于“阅读什么”,张老师提到的缺乏“非连续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等,在统编教材中已经得到解决,在统编五年级下中就已经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课文《金字塔》,在六年级上中有《故宫博物院》,同样,很多实用性文体分散在各册的语文园地中。

“如何阅读”,在统编教材中也有得到体现,三到六年级各有一个特殊是策略单元,重点指导阅读策略,三上是预测,四上是提问,五上是提高阅读速度,六上是有目的的阅读。同时,教材中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栏目,由“和大人一起读”开始,根据年段特点,要求也成螺旋上升,很好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但张老师也说,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改变固然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形式上的,问题的核心在于阅读理论本身的更新与建构,这是决定阅读教学长远发展的根本。

所以,我们也需要有中国特色的阅读评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