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5《孟子》能保民,就能王天下

原文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
齐宣王接着问:“那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像您说的那样,能够王天下呢?”
孟子回答说:“能保民,就能王天下,谁也挡不住!”保就是安,保民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
“君主只有三种应尽的职责,这三条职责虽然极其重要,但对于常人都是简单易懂的: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独立社会之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任何成员不受其他任何成员的侵犯和压迫,即设立完全公正的司法机构;第三,建立和维护个人或小团体所不感兴趣投入的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机构,因为这些设施和机构产生的利润绝不可能补偿个人和小团体的投入,尽管对社会整体来说,常常是不仅能收回投入,而且还能得到大得多的回报。”

亚当・斯密的话可以解释孟子的“保民”,就是抵御外敌入侵、司法公正和提供公共服务。儒家的传统,是微言大义,是高语境沟通,讲仁义道德、使命理想,不能一条一条很具体地说,这是在思想竞争中的劣势。反之,法家虽然全是阴招损招,但一条一条都是很具体的政策,说了就知道怎么落地执行,而且完全无底线,手到擒来,所以法家在实操上赢了儒家。

古罗马有保民官,主要是平衡平民和贵族的权利。保民官从平民中选举产生,有权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孟子没有这样的思想。孟子的保民,还是靠圣君的仁爱和恩赐。

儒家没有制度设计,都是靠个人修养。所以学习儒家思想,也主要是切己体察,从自己的修养角度去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