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古城

    陪朋友到过台儿庄古城多次,却从未在古城过过夜。

    这一天,下着微微细雨,有几个朋友打电话来,说已经到台儿庄了,希望我能过去一叙,于是我再次来到了台儿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抵达时,天已黄昏,蒙蒙细雨仍然在不紧不慢地下着,于是我决定陪朋友们一起在古城住下。

      熄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忽然有一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干脆披衣下床,悄悄打开门,走出了万家大院,一个人静静地沿着古运河折向东行。

    古城的夜,静谧,湿润,微雨声中又透着几分凝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连绵的仿古建筑,在夜色里剪影出古朴的风貌。沿街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在和风细雨里摇曳着,在灰黑色建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五光十色的灯光,倒映在运河粼粼的波光中,像极了无数条锦鲤游弋盘桓,间或又似稚嫩孩童红润的脸庞,透出懵懂好奇的神态。我忽然觉得,这不正是古城的未来吗?一一充满了无数的憧憬和期待,充满着无数种可能的发展前景。黛青的屋顶后面,天后宫的辉煌直逼苍穹,感觉就像一场华丽的焰火晚会正在此处升腾!

      拾级小桥,船形街豁然斜亘眼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黑的夜,灰的屋,红的灯,细的雨,青黑的石板路,积水中的灯笼的红色影像……恍惚中我感觉灵魂出窍,我不再是我,而是戴望舒笔下那个打着油纸伞的姑娘,正穿行在中世纪的古城雨巷中。

    除去了喧嚣,涤净了浮躁,灵魂好像有了几分难得的清醒。静静的夜,细细的雨,古城显得格外空旷、神秘。但我并没有感到孤独,更不觉得孤单。远处,有摄影爱好者正在摆弄着三脚架,选择着角度,把这雨夜收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猛然间一阵吼声传来,千里走单骑的酒吧里,几许晃动的黑影,在旋转的灯光里,声嘶力竭地发泄着与这温润的夜极不协调的嘶吼声。

      又跨过一座桥,沿繁荣街东去,行人愈少,面前有标牌提示,建设施工,前已无路。

      返回直行,小巷深深依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雨下的大起来了,疾步快走,繁荣街的西边,步云桥到了。立于桥中,放眼望去,灯笼串串,流光溢彩。远处的城中小河上,拱形的桥在灯光的照射下,倒映成一弯又白又亮的月,四散的灯影在水里灵动成无数的星星。月和星,交相辉映。

      古城的夜,像一副中世纪的油画,置身其中,无论中外,不辨古今。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雨越发大了,却息不得这流光,这溢彩。

      站在这运河旁,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隋炀帝。

        这位好面子、喜排场,好游玩的荒淫皇帝,如果此时此刻站在这步云桥上,看着这般美景,又会作如何感想呢?

        京杭大运河本不途经台儿庄,在明朝万历年间,徐州段多次淤塞,南北交通中断,这才从微山湖东南段取道,重修运河。重修后,台儿庄成了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成为了运河重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夜深了,一股股寒意袭来。我仍然没有丝毫的困意,思绪纷乱而繁杂。今夜的我,似乎超然物外,但明天的我,依然要行走于这滚滚红尘之中,心底的那抹不曾熄灭的亮色,也能一如这古城里的灯,永远闪耀么?

    “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天上的街市”,天上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到底有着多远的距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如此,才能给我等侪辈以无限之希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愿台儿庄古城越来越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网图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