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为了想

今天看到了一句让我触动的话。“阅读最终是为了思考。”我原来的阅读很随性,想起了就阅读,阅读了就把书丢一边去了,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思考的层次完全没有到位。

故事类书籍可以用故事图来整理阅读思路。非故事书籍可以用树形图,气泡图,流程图,韦恩图等来整理。还有就是分享,小段的演讲,这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值得选择,阅读后你能收获什么。相当于给这本书做一个广告,宣传片。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正在读什么书,感觉怎么样,如果觉得好,好在哪里,是故事的情节曲折离奇,还是作者的写作风格吸引了你,值不值得推荐给别人看。要说,要写,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更有动力去多思多想,也更有成就感。

看书多未必就博学,买贵的书未必就有智慧,三亿元的茶杯未必装的是一百万元一斤的茶叶。关键是读书的方法论,以及更重要的是,读书后的思考。离开了独立的思考,书读再多,充其量也就是个电子阅读器。积累是为了突破,突破自我,突破思想的禁锢。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24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942评论 25 709
  • 互惠互利,给予,索取再索取。 互惠原则如何起作用,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一个人靠着赢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人...
    左奕清阅读 3,359评论 1 1
  • 1.了解受众和用途,需求驱动 了解受众,才能知道原型设计做到哪种程度,从受众的理解层面出发,能驱动原型设计流程的各...
    鳟鱼诗人阅读 4,9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