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了。我们的童话剧表演也迎来了收尾阶段,大家想知道我们的童话剧,从刚开始的零散到现在小朋友们能完整的表演出来都经历了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们选择的童话剧的名字是《小猪变形记》,这本书是英国插画家本·科特自写自画的作品,他以欢快明亮的色调展现了小猪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画中的动物极具人的特点,各种行为表现又极为夸张,整个故事读起来荒诞又充满童趣。
一天,一只小猪突然感到做猪没意思,很烦,就想体验一下别的动物的生活。它满脑子各种奇特的想象,用了各种办法去模仿长颈鹿、斑马等动物。但遗憾的是,这些创举都以闹剧告终。正当小猪被一连串失败打击的几近崩溃时,它受另一头猪的启发,找到了真正属于猪的乐趣。
首先,我们先让孩子观看这个绘本故事,让他们自己选择想要表演得角色,因为角色是他们自己选择得罪他们都非常认真的在准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熊猫组,三只大熊猫分别是乐乐、家家和少宁,这一组算是让我比较担心的一组,因为这三个小朋友其中的两个都是比较内敛的小朋友,所以我担心他们都不能将这个觉得很好的呈现出来,在我们平时在排练中果然是这样,于是我在排练结束之后和他们聊天时说到“你们知道吗,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是非常珍贵的动物,所以我们在表演大熊猫是应该用非常骄傲的语气来说他的台词”他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再后来排练的时候有意让家家站在空间带领一下他们两个,果然经过这些方法,他们的声音和语气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爸爸妈妈也为我们这次的表演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生动形象的体势,使我们的绘本剧表扬更加丰富有趣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角色扮演能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好处。绘本剧表演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运用深入浅出的“交互式戏剧活动”引导手法,借由戏剧游戏激发创意与想象力,将表演艺术融入生活,进而丰富生命。透过表演,在知性与趣味中轻松拥抱科学知识。
真正的学习,并非是表面的知识复制,更多是在领会交融中学到为人真谛,提升幸福感。比如,珍惜友情、与人合作、理解包容、爱与体谅等等。而这些在图画书精读活动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