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我张开双臂,微闭双眼,任凭阳光触碰在脸颊、鼻尖、嘴唇,让身体从头到脚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被触碰到,感觉到被阳光包围的幸福感,柔柔的、微醺的、香香的。不忍睁开眼,害怕睁眼后的刺痛,那种感受会折损我对阳光的倾慕。享受这一刻,让暖意一点点传到我的内心;一会会就好,只需要片刻的温暖,让自己内心宁静、保持这一刻、静止在这一刻,重新合成新的能量投入新的一天。如果总是借助外力,能量总会耗尽,具备自己合成生产能量的能力,我们可以坦然面对一切。

我们活着每一天,就得面对一天的孤独,不是孤独自身,而是自我的孤独感在起作用。这种孤独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其实就是感受到自己没有归属感,像是浮萍,有点孤儿一般的状态,真实看见自己的渺小。当我们的归属感没有被满足,心灵就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这种饥恶的感受就是孤独感。
当感觉告诉自己,这样不舒服时;我们试图摆脱困境,在不断尝试寻找外在能量和支持,以此获得支持平稳过渡。暂时是有作用的,但渐渐地发现这种力量是微弱的,且不稳定。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和自己度过的时间,借助的力量能用多久呢?有支持和帮助时,会怀有期待,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情绪还会受到干扰。
当我们学会了专注中体验全情投入的乐趣,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沉醉其中、自得其乐,并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更加具有弹性时,内心会重获和谐。心静下来,我们发现能量恢复,甚至还在不断增加,会面带微笑,自己的状态更加自如和自然。
当心静不下来时,人们总是愿意相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们需要外求目标和外来反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当一人独处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关于情感的、健康的、工作的、家人的烦恼影响,为了从烦恼中逃离出来,我们会去看看书、耍耍手机、看看电视、打打游戏转移注意力。在孤独中,需要把转移注意变成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损害自己的心智。把孤独当作时从喧闹的人群中,冷静下来陪伴自己的机会,一个人去散步,看看不同的风景;一个人敲敲鼓,感受音乐在身体里跳动的节奏;一个人收拾屋子,让自己住所焕然一新。干脆就把独处当作一种挑战,不再畏惧,不再感伤,掌握自己的心流。犹如青年作家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谈到,孤独不是失败,它是自己与自己相处与对话最好的时光。
就在当下,就这一刻,感受身体的感受,积极的念头创造乐观的感受,境随心转,我享受孤独,这是我自己的练习,松开自己的念头,放下对喜欢和抗拒的执着,平静自然升起,内心不断充满力量,直至接受所有。我的孤独,我的生活,我该为此自豪。
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谈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