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时生》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未来不仅仅是明天

文/守护karrie

前言

《时生》是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于2004年被改编为日剧《给父亲的口信》,这是一本跟解忧杂货店同属穿越类小说,主要是讲述了一个身患格雷戈里综合症白少年时生回到过去改变父亲拓实的未来,蕴含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体的变化,将虚幻的经济泡沫和人情世故纠缠成宫本拓实成长的背景。

时生从出生就被命运决定了结局,随着年龄增长,脑神经逐步死亡,直至生命的尽头。已经陷入沉睡的时生听见父亲的力吼,他说要在花屋敷等他,于是,时生回到了青春时期的父亲的时代。

作者其人凡创作背影

东野圭吾,于1958年出生在大阪,以《放学后》为作出道,作品含括了日本多个奖项。关于《时生》的创作动机,他曾表示:到了我这个年纪,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孩子。问及生下孩子的原因,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顺其自然”之类。但我更想知道,是他们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问:“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孩子是不会回以“我非常庆幸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其实是永远的谜。

能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人自愿的,而作为自己父母的孩子的我们,是否会觉得来到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有是否会觉得庆幸有这样的父母?时生短暂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惜,局外人会觉得时生与其遭受病痛的折磨,还不如不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时生给了我们答案,他的答案是必然的答案,还是东野圭吾想要的答案?

一.划时代符号,注解时代背景

每一本著作里总有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塑造人物的。东野圭吾描绘《时生》中的时代背景时,用笔精简,寥寥数笔就不经意勾勒出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面貌,说不经意是因为他总是在一些章节中使用不多的物品,人物的出现暗示时间,如第4章提到一名美籍华人歌手兼演员艾格尼丝·林,她是大受欢迎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除此之外还有时生对伊藤博文头像的一千日元纸币感到惊讶,可见时代的差别感由此而生,这是物品符号。

东野圭吾除了描述宫本拓实这个时代的物品人物来勾勒时代背景外,还喜欢在其中运用时代对比的方式来勾勒,而这种方法则是着眼于时生的语言描写中。当拓实和时生去寻找千鹤,交通工具也是一物品符号,其中提到了国铁,国铁自1987年4月被集团取代实行民营管理。时生买车票时说了一句:“希望也没有”,此外的“希望”是日本在1992年开始运营的特快列车,也就说拓实的时代,是在1992年以前的时代。时生还提到:再过三年就有公用电话和手机。这也表明了时间,这是语言符号。

这些符号的体现虽不多,但也是足以让读者清楚时间线。时代背景影响了宫本拓实的性格,从中以小见大,足见那个时代像拓实一样的年轻人的性子,下面再来分析《时生》中的人物形象。

宫本拓实:莽撞冒失,眼高手低,总说自己会干大事赚大钱,却总是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久。性格火爆,游手好闲,只要听到一句不好的话就会生气。

宫本时生:对于自己短暂的生命,他没有抱怨或是生气,只平静淡然的面对,却有一股老成气。善良执着,性子温良的邻家男孩,活着快乐,无悔。

二、《时生》中的温情性和情感性

温柔深情的情意,这就是温情。《时生》的故事细细读来,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穿越故事,更是一个温情的父子故事。无论拓实多么的无所事事,孩子气又无礼,时生都能接受,和改变他。时生能够这样,完全也因了拓实对他的爱和温柔。拓实很爱时生,时生生病后说想要电脑,宫本拓实第二天就买回来了,后又因时生的手指无法活动,他就买来当时还很贵的语言输入装置,又将电脑改造得只用一个手指就能完成操作。作为一个父亲,拓实的一切举动都带给时生温柔,带家人旅游兜风,相处下来是平静美好,字里行间都是融洽的亲情交往。理想的家庭关系,没有争吵,不会疏远,只有欢声笑语,温情并且温暖的场景是宫本拓实追寻并做到了的。

文学能够表现,传达、交流和激起人的情感。拓实不求上进的模样让我们莫名有一种生气的情绪,可时生却不,只是好奇,怜惜,好奇拓实有过这样一幅面孔,怜惜他现下的状况。时生和拓实那种微妙的感情仅凭只言片语也能描绘出:

他回过头,恰好与时生四目相对,时生将嘴唇抿成一条线。一股莫名奇妙的感情涌向拓实的胸口,与时生叫他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三、父母与孩子:未来是共同的主题

小说的开头就是朋子问拓实:时生有没有“来到世上真好”的感觉,幸福吗?恨吗?

这句话是本书的中心主题,时生穿越和拓实经历的一切事,也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时生的一番话揭示了主题:未来不仅仅是明天,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起来。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是由不得自己选择,而其实被母亲丢给了别人抚养,拓实的内心是极其崩溃的,性子才会变成书里说的那样,当然也不缺养父母的影响。时生的出现,正是为了化解拓实对母亲的误解。拓实与麻冈须美子之间的事,其实也围绕开篇的问题,她的回信也提到未来二字,而拓实也理解了人生二字。

拓实和丽子想问的问题的答案,时生告诉了年轻的拓实,他说:我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到欣慰,拓实最后也说:感谢你生下了我。这是东野圭吾所要表达的主题,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虽不由我们自己选择,但未来是怎么样却由我们自己掌控,而父母对孩子赋于生命,也不全然是没有自己这样做的意义。

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感受到未来,无论是怎样短暂的一个瞬间,只要有活着的感觉,就有未来,未来不仅仅是明天。

结语

《时生》这本书说的不止是生命;还有未来,活着的意义,来世界一遭,绝不是没有意义的;讲述的也不只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温情,而是诉说亲情之间的羁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