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杨二车拉姆的《走出女儿国》一书中知道在中国有泸沽湖这样一个地方,也是从这本书里知道了摩梭人的走婚习俗。
今天上午就安排去格萨村一户摩梭人的家里。由他们家一个阿妹出面接待我们。我们的大巴车到时,这位阿妹就已站在车门前迎接我们,她身着摩梭民族服装,因早上气温低,她罩了一件黑色羽绒衣,乌黑的头发绾起来,上面插着一把银梳子。五官生得端庄秀丽,一口洁白的牙齿,软糯的普通话发音,声音圆润,但说话的语速很快,让我不得不尖着耳朵听她说。

从停车坪到她家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跟着她,边听她讲解,边朝她家走去。我见路边上绵绵不断撒了一些青灰,又见她村里有些摩梭人,头上戴着用新鲜柳条织成的头圈,十分好奇。她便告诉我们今天是清明节,摩梭人不举行其他悼念活动,但是会沿着他们家前面的路撒上一些灶头灰,这样就会让故去的人认得回家的路。如果家里今年有故去的人,那么头上还要戴上一个用新鲜柳条织成的头圈。
摩梭人家里家家户户的坪前屋后,都栽满了果树,栽得最多的是苹果,核桃和花椒树,还有一颗近百年的滇杨树。她指着前面一栋破旧的木房告诉我们:这是全村最古老的一栋房子,到现在已有300多年了,目前上还有人住在里面。这个村有些摩梭人家里还建有许多树屋,用来接待游客住宿。可惜这次是随团行动,否则我真的想去尝试住一晚这样的树屋。听说躺在床上,就可以透过玻璃的天窗看到满天的星星,想必是种别样的感受。

前面就是阿妹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入户的大门,大门的上檐雕龙画凤,十分醒目,大门的右手边设有一个烧香的神龛,里面还残留了一些未烧尽的松枝。摩梭人信仰藏传佛教,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这样的炉子,而且每天都要去烧香,只是烧香用的是山上的松柏枝。大门内是个四合院,三面是平房,一面是一栋两层楼的木质结构的花楼,这就是摩梭人走婚的地方。
在她家右手边的那栋平房的外墙上,挂着一块金篇,上书“雕刻技艺传承人”, 村里面还有些人家挂的是“歌舞技艺传承人”, “石器技艺传承人”等等,都是由当地政府牵头村民评选出来的能工巧匠。阿妹告诉我们,她家哥哥的雕刻手艺是全村最好的,花楼上雕刻的那些图案,还有家里面挂的一些画,都是她哥哥的杰作。
阿妹把我们迎进了她们家的祖母屋。摩梭人的祖母屋是烧香拜佛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接待客人的地方,摩梭人称的祖母即是指外婆。(未完待续)
2019/4/17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