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山里已经快20天了,快乐的日子总是过的太快,前几天老公吵着要回家,我实在舍不得回上海,他说了几次,我都有点生气了,于是我问他要回去的理由,他回答说:怕再晚,上海封城回不去,我马上开心的说:如果上海严重到要封城,我们短期内也无法上班,呆在这里是最安全的。我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他,这几天不再提此事。现在上海的确封城了,企业开工日期一再延后,疫情拐点没有到来,人们还是一片恐慌。作为湖北人,现在去哪里也不受欢迎,我住在这里也乐得自在。

这一带山林属于一个村庄,据说祖先从山西迁居而来,村里的邻居大部分都是一个家族的,所以大多一个姓氏,这些天几乎每天都有人送各种生活必属品,一位70岁老人翻过一座山,用山里人的竹篓子背来大米,鱼,肉,鸡蛋,青菜,几乎够吃半个月,这位老人说当年他和我公公经常一起喝酒。

不远处的邻居每天做什么就给我们送什么,馒头,兰豆腐,糍粑,还有各种咸菜,牛肉,猪肉,等等,其他地方的邻居又送来鸡蛋,猪蹄,猪肉,青菜,每一天我都满怀感激,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淳朴的乡情让我倍感温暖。

我自己家也是湖北农村,但是是平原地区,从上大学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离开乡村快20年,每次过年回到乡下,看到乡村颓败,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苦,让人想逃离,一直和母亲说搬到城里去住,母亲总是不愿意,她说她喜欢住在乡下,以前我是不能理解的,因为乡下虽然有自来水,但是不能加热,冬天洗菜还是很冷,屋子太大不密封,没办法使用空调,屋子里灰尘也比较大,总归没有城里看起来整齐,还有各种工具都没有城里的方便,购物也不能想买啥就买啥,可以快递上门。还记得我老公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这一晃他老人家已经去世4年多了,当时他去上海,住在我们家里,总是想着回去,他一直说你们城里房子小,邻居互相不来往,就像坐牢一样,我要回去,每次只要年一过完,他就立马逃离似得跑回乡下去了。那时候我也不能理解,回乡下,他一个人生活,怎么比和我们在一起更开心呢。现在,在我公公山上的祖屋,一家三口住的这20天,我已经发自内心的理解他们。
每天清晨,太阳从对面的山上升起,阳光洒满山林,鸟儿发出清脆的叫声,一开始来的时候,我一直听到自己的耳鸣声,也许是耳朵还无法适应这种宁静的感觉。我推开土屋的大门,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着初春清晨万物复苏的喜悦。

然后我慢慢走进厨房,洗米,打开电饭锅开始煮饭。接着洗菜,切好配菜的肉丝。生火,炉子既可以烧木材也可以烧木炭,我们为了节省木炭,平时做饭都烧木材,山林到处是木材,随便出门捡一根木材足够一天烧饭使用。木炭只有在下雨天,为了用烤火才使用。


准备好做菜预备工作后开始炒菜,这里的猪都是山民自己养的,肉质鲜美,青菜刚从地里采摘出来的不久,做菜的方式极其简单,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只要对火候稍作把握,就可以做出美味佳肴。

我在烧菜的时候想起来,我有多久没有这样做过饭了,如果家里帮忙烧饭的亲戚偶尔回老家,我也几乎草草了事,肉用她早就给我准备好的熟食,只做青菜。

我已经想不起上一次烧鸡肉的日子,也许是8年前,这次做鸡肉的我还是给亲戚打了个电话询问做法。我是多少年没有给一家人烧过饭了,曾经我想过每周日给家人烧一次饭,但是每次各种外出的应酬或者朋友聚会,总是做不到。在我烧饭的时候,我的儿子坐在圆形的桌前,老公也忙着帮忙拿东西,这种感觉,原来是那么的美好,而这么多年来我却从未体会过。我围着围裙,炒菜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围着圆形的灶台,每次起锅,我们都抢着尝,虽然很烫,但是很好吃。我是第一次做饭想到了母亲,而且体会到了自己也是个母亲,是个妻子,我看着孩子吃的很开心,老公吃的很开心,我觉得是如此的幸福。多少次,我以为我穿着整齐的职业装,去客户那谈判,那个形象我最喜欢,自信,专业,精神,意气风发。而今天,我也许头发还有点蓬乱,素颜,穿着居家的服饰,围着围裙,但是我是那么的喜欢现在的自己,一个母性的自己,一个女人,内心升起无比的温柔。

吃完早饭,老公和孩子出门去爬山,我在家收拾完家务,坐在门口晒太阳,什么也不想想,时间停止,仿佛以前世界也不存在了,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有我自己,和眼前的远山。偶尔有邻居家的鸡鸣。我觉得我真的累了,累了许久许久,我想就这样什么也不想许久许久,直到太阳晒的我觉得疼了,我才从漫无思想的状态里回过神来。

我们在这里一天只吃两餐,我估摸着他们要回来了,又开始烧饭,以前觉得如此浪费时间的烧饭,现在做的饶有兴味,他们总是差不多在我快要烧好饭的时候回来,回来饿的厉害,又是狼吞虎咽,每一餐几乎都全部吃完,我每次做的分量很小,几乎不留剩菜。
到了晚上,和太阳小不了多少的月亮从群山间升起,满天繁星,我们带着孩子,寻找北斗七星,一家人一起看星星的喜悦,无法形容的浪漫。

开始来的一个星期,我也不想看书,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喜欢的事就是做家务,打扫卫生,想方设法把这些古老的家具派上用场,我们最缺的是如何密封放置熟食,最后我将我婆婆的红木箱子当成了菜碗橱,这个想法让我得意了好一会,还和亲戚朋友微信介绍。

过了一个星期,亲戚朋友们知道我住在山上20多年没人居住的土屋里,他们纷纷打电话来慰问,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用微信视屏给他们一一介绍了我的境况。借的被子和被套。

临时的买的简易衣柜。衣服放在里面没有尘土,我将自己的一套衣服放在里面,打算回上海的时候穿。在这里我穿的衣服是上山前问亲戚借的。

也许对于一个在城市生活的20年的人,很少人会相信我会在这个家徒四壁的地方过的很开心,我上海出门就是公园地铁站的家,四季如春的家,设计师设计的后现代风格。我也不能想象我今天可以住在这里,泥土墙壁的屋子里,24小时没有热水,却感觉比我上海那个现代化的家住的更幸福,甚至不想回去。
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我也在想为什么我对过去丝毫不留恋,对上海丝毫不眷恋,如果没有孩子,也许,也许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至少在这里住了20天的我,这样的想法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在城市里,我回想我在城市的一天,每天7点起床,或者6点,刷完牙,有时候都没洗脸,就开始在电脑前工作,处理好昨天遗留的工作,安排今天的工作,8点开始吃饭,吃完饭,洗澡化妆1小时,9点出门,12点回家,下午如果不出门,继续处理各种事务,报价的,做技术方案的,回答各种客户微信电话问题,协调公司各种内部的工作,售前的,维修的,售后的,申请合同的,修改合同的,催发货的,技术支持上门安排的,等等等等,几乎不停歇一直忙到下午5点,开始去健身,6点多吃饭,吃完饭继续工作,一直到晚上10点,期间也许因为孩子会陪他玩一会。偶尔晚上出门应酬,而周末,逛街,朋友聚会,同学聚会,请人吃饭,通常一个月排满。偶尔有一点时间,也许看看书,每一天都按照小时来计算,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都有各种日程计划。如果不健身,根本无法承受。

唯一可以的事,实在是被许多个不同的问题快要逼崩溃了,状态明显差了,马上定个票,出去放风几天再回来,仿佛是一个溺水的人,把头伸出水面透口气。无法安排长远的旅行计划,因为不知道突然有什么重要的谈判,招标或者公司的会议。许多人看着想走就走的旅行很潇洒,却只是因为如果规划,常常无法成行。

现在微信发达了,许多事情可以微信回复,我还记得2013年的时候,微信好像还没有,我的母亲打电话给我经常打不进电话,说我的电话像热线。而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我当时认为大家都很了解,因为我真的太忙了,回复说:我真的没空,你要问什么请快说。他因此生我的气,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他会生气,后来我有一天再联系他的时候他说起,我真的毫无感觉,太忙了,经常老公来电话都是“说!好的!可以!行!“来回复。我也想不起为什么那么忙,但是真的很忙很忙。
我最好的维持了将近十年关系的工作上认识朋友,一直保持很好的私人友谊,这么多年来,平均每周都有联系,她在我的竞争对手公司,我们曾经不打不相识,我一直感到自己幸福,因为我说在我的公司我每天晚上10点可以睡觉,而你在你的公司需要12点,所以当他们公司一再挖我的时候我都断然拒绝。还记得有一次她突然生病了,腰椎盘突出,进了医院,我去看她,她的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她经常提起你,你们是很好的朋友,你说的话她也许会听,告诉她,让她不要那么拼命了。当时我感到一阵心酸。
常常周末写在本子上的下周需要处理的事件有30项之多。我的效率已经极高了,以前需要开车,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不开车,用车上的时间工作,才有了时间健身,然后还做了许多优化的处理,才能去旅游。
回想过去十年,电脑从未离开过我24小时,就算是去旅游,就算是节假日。
感谢微信,因为在微信上随手处理很多小事;感谢滴滴,打车比开车还方便;感谢京东,淘宝,不用去超市;感谢我的亲戚,帮我做了那么多家庭的工作,把我照顾的无微不至,真心感谢!感谢社会的进步。
但是回想这样的生活,我真的想不起来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每一天从家庭到工作地点,周而复始,不见人间烟火,像个机器;想不起,多少次因为项目的事情呕心沥血,多少次为了大项目无法成眠,多少次坐在黄浦江边的餐厅,繁华如梦,笑面如花,而食不知味;总是放不下,总是希望是不是还能再做一点努力就可以改变不利的局面,总是觉得就算不成拼尽全力了也不后悔。

就算是那些奖杯,就算是那些被邀请全家出国旅游的荣誉,就算是那些灯红酒绿的社交,那些时装店,那些珠宝店,那些奢侈品店,那些美景,今天我在回想的时候,我真的一点都不留恋,一点都不。

从未有过归宿的城市,从未有过生活的城市,仿佛从未有时间认真看一看的城市。
今天,我坐在这里,家徒四壁,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没有电视机,唯一的家电就是一个100多元的电饭锅和一个热水壶,还有几十块的电暖器。 几乎没有家具。只有几张30多年前的桌椅,其中一个我老公小时候用过的书桌,我洗干净用来继续做书桌。

到今天我也没觉得自己缺少什么,仿佛什么都不缺,可以很舒适的生活,我不需要节省时间,我可以慢慢的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自己打扫屋子,谢谢这个难得的假期,我第一次有了那么悠闲的时间,放慢生活的脚步,实实在在的在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
每一天,每一天,我听到鸟儿在枝头鸣叫,我看到猫儿在门前玩耍,我看到菜地里的青菜如此鲜嫩,我看到远处袅袅炊烟,满是人间烟火。
每一天,每一天,我搂着孩子,给他讲着自己杜撰的故事,我讲完一个,他也讲一个,互相逗的呵呵大笑。
每一天,每一天,我的老公在我的旁边,我们絮絮叨叨讲着日常的小事,20天说的话比过去一年还要多。
然后看着祖传的树林,还有菜地,我想,如果我生活在这里,就算是种植橙子和蔬菜,也可以养活自己,而且世世代代,这些可以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土地,内心是那么的踏实。我不需要种植那么多东西,养活自己就够了,来年还可以继续耕种,多余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比如写作。
想想我在城市,如果我一天不工作,如果没有积蓄,就不能生存,而我们的积蓄,又被大量印钞所稀释,今天的100,十年后只有10块,也许不需要多久就只有1块的价值,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无形的抢劫所有人的财富,你的储蓄,却是别人在挥霍,但是你不得不储蓄。你永远逃不过他们的无情的彻底的剥削。你以为你拥有房子,却是房子绑架了一生,它的实际价值也许只有他标价的百分之一。更别说车子等等等等,这些几乎没有任何财产价值的东西,你疲于奔命努力得到的东西,根本不值,城市的生活是多么大的骗局。那些被人蓄意定高的价格,你却为了这个数字辛劳一生。
这样过了两周,我开始想看书了,我广泛的阅读,kindle就像是个移动图书馆,想看什么书都可以随时拥有,我感觉我已经富可敌国。
我还需要什么呢,我像一个出走半生归来的人,发现原来这才是我的家园,这才是我一生追求的理想。

城市只有生存,乡村才有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