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四:田无禽。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上六:振恒,凶。
【二】卦辞
恒在说文的意思是常,就好像是不易之道。在老子第十六章,也描述了“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了这个常理我们才能更好的去顺应它,如果不知道常理的话,可能不知不觉违背它就有一些负面的结果。所以恒卦所描述的正是对待这些常理的内容,遵循常理这样是亨通的,没有什么过错,也利于坚守正道,利于有所前往做一些事情。
但是对于常道,就需要看到有一些常是稳定的存在状态,也有一些常是无常,也就是不断的变化本身也是常道。所以为了维持一些稳定状态是有利的,但是为了常而常就不能够灵活的去顺应变化,这样也就是凶险的。
这样自己也联想到对应在老子第二十三章也正是在描写稳态,顺道的常是变化,积德的常是在稳定的增加,而失道的常则是在不断的流失着。
【三】爻辞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这一爻好像是在描述要深深的保持那个恒久的状态,但是因为万物既有平常的存在,也都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所以刻意的去寻求恒常的模样就是凶险的,没有什么好结果。
九二:悔亡。这里的意思应该是顺应这种恒常的规律,后悔等情况也就消失了。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如果不能常久的修养自己的德行,就有可能因此会遭受一些羞辱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守正防止凶险。
九四:田无禽。这一爻好像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和九二对应起来,顺应常道也就是后悔没有了,这里可能就是不顺应常道,田地里没有禽兽,这样就喻指不太好的结果。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这又是和九三对应了起来,这里常久的修养德行,这样是守正吉祥的。但是对于妇人而言守德是吉祥的,也喻指从属者的位置。而对于夫子、开拓者而言,有时候就需要主动求变才行,不能过于守常。
上六:振恒,凶。这里就是想要恒常,但却是用振动的方式,也就是时常改变,并没有真正的遵守常道,所以也就是凶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