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 铿锵有力的语言

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大意是什么呢?翻译有三种境界    1.译文要准确  2.译文通顺明白  3.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文字在传达时,有这样的要求,同样的道理,说话也是一样的!


??

“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一句要不要,能说成这样子,换谁都想打人了吧!

对于你想说的,你一定能想简洁明了的说给他人听,怎么做呢?

有个小技巧,说话前,能用短句就不用长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一个字,总之就是为了简洁


说话言而有信,是建立信用的根本。

秦国的商鞅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城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搬走这根木头,赏金十两。群众不信,没人一试。

赏金提高到50金。有人站起将木头扛走。被赏五十金。这一举动,立刻树立起了威信,使得变法得到推广。

古人为了自己语言的可信性,付出的代价可不算小。

我们在建立自己的信用时,是不是也应该多向古人学学呢?



大清朝有个李元度,本来是一个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领兵作战。

曾国藩命令他带兵打仗,每打一次仗就败一次,屡败不爽。曾国藩很生气,准备写奏折弹劾他,在他的奏折上有“屡战屡败”这样的话。

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人为李元度求情,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意思变得大不同。李元度不但因此被免罪,还得到皇上的嘉奖,奖励他顽强不屈的斗志。

看见了吧!说话顺序的重要性!说不准有了小小的改变之后,你也能喜从天降呢!哈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