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堆

堆(heap)又被为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尽管名为优先队列,但堆并不是队列。回忆一下,在队列中,我们可以进行的限定操作是dequeue和enqueue。dequeue是按照进入队列的先后顺序来取出元素。而在堆中,我们不是按照元素进入队列的先后顺序取出元素的,而是按照元素的优先级取出元素

Linux内核中的调度器(scheduler)会按照各个进程的优先级来安排CPU执行哪一个进程。计算机中通常有多个进程,每个进程有不同的优先级(该优先级的计算会综合多个因素,比如进程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进程已经等待的时间,用户的优先级,用户设定的进程优先程度等等)。内核会找到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并执行。如果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被提交,那么调度器会转而安排该进程运行。优先级比较低的进程则会等待。“堆”是实现调度器的理想数据结构。
(Linux中可以使用nice命令来影响进程的优先级)


堆的实现

堆的一个经典的实现是完全二叉树(complete binary tree)。这样实现的堆成为二叉堆(binary heap)。
完全二叉树是增加了限定条件的二叉树。假设一个二叉树的深度为n。为了满足完全二叉树的要求,该二叉树的前n-1层必须填满,第n层也必须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被填满,比如下图:



为了实现堆的操作,我们额外增加一个要求: 任意节点的优先级不小于它的子节点。如果在上图中,设定小的元素值享有高的优先级,那么上图就符合该要求。


堆的主要操作

堆的主要操作是插入和删除最小元素(元素值本身为优先级键值,小元素享有高优先级)。在插入或者删除操作之后,我们必须保持该实现应有的性质: 1. 完全二叉树 2. 每个节点值都小于或等于它的子节点。

在插入操作的时候,会破坏上述堆的性质,所以需要进行名为percolate_up的操作,以进行恢复。新插入的节点new放在完全二叉树最后的位置,再和父节点比较。如果new节点比父节点小,那么交换两者。交换之后,继续和新的父节点比较…… 直到new节点不比父节点小,或者new节点成为根节点。这样得到的树,就恢复了堆的性质。
我们插入节点2:


删除操作只能删除根节点。根节点删除后,我们会有两个子树,我们需要基于它们重构堆。进行percolate_down的操作: 让最后一个节点last成为新的节点,从而构成一个新的二叉树。再将last节点不断的和子节点比较。如果last节点比两个子节点中小的那一个大,则和该子节点交换。直到last节点不大于任一子节点都小,或者last节点成为叶节点。
删除根节点1。如图:


参考资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义 优先队列:一种特殊的队列,队列中元素出栈的顺序是按照元素的优先权大小,而不是元素入队的先后顺序。 堆的特性:...
    IAM四十二阅读 801评论 1 2
  • 1 序 2016年6月25日夜,帝都,天下着大雨,拖着行李箱和同学在校门口照了最后一张合照,搬离寝室打车去了提前租...
    RichardJieChen阅读 5,277评论 0 12
  • 简介 堆是一种基于完全二叉树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 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二叉)除了最底层, 其他每一层都必...
    是杨不是阳羊扬阅读 3,395评论 0 4
  • 看不起王伯川的樊胜美必后悔。 一直都有在追这部剧。《欢乐颂》从第一部第一集开始,我一直都有看。演员有颜值有演技,故...
    画唠阅读 854评论 0 0
  • 123456789987654321
    指蓅唦阅读 3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