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总结错题,不错第二次
我们知道的错题总结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摘抄法:把错题都摘抄在一个本子上;
2.剪贴法:把错题都剪下来,贴在同一个本子上;
3.标注法:在错题上做记号,以后翻看。
这几种方法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摘抄法和剪贴法费时费力,会占用大量时间;
2.摘抄法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摘抄下来的错题没有了过去的做题痕迹,在复习时就会变成一道新题,要重新思考解题思路,会占用更多时间,而且可能想不起过去做错的原因;
3.标注法没有上述缺点,但是错题分散在大量的练习册和试卷中,翻找的过程同样浪费时间。
但是这些方法最坏的结果就是你没有耐心或者没有时间看错题本了;此外,这样的错题本很厚,本身题目就比较多,原题摘抄内容很多,有很多简单题目是复习初期水平低所以出错的,之后的复习不需要看这些题目。
二、做错题的原因有哪些
已有的方法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就不必拘泥于这几种方法,而是要从目的出发,寻找更加合适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要让错过的题,不错第二次。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找出做错题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将这些原因逐一消灭。最后,将这些办法综合到一起,我们就会拥有一套自己的错题整理体系。
那么,做错题有哪些原因?当我们做完题目,对照答案发现自己做错了之后,还要分析做错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不再错。
1.对知识点理解或记忆错误
如果是对知识点理解或记忆错误,也就是说,如果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这道题就不会出错。只需要把正确的知识点找出来。如果是理解错误,就看答案中的解析、笔记、请教老师或同学,把这个知识点弄清楚;如果是记忆错误,就重新记忆一遍正确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个知识点记在整理本上,以便之后复习。这样,一道错题就总结成了一个知识点,这道题本身就没有复习的价值了,不必摘录或标注。一方面,复习时,只需要复习这个知识点,就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在总结其他错题时,发现是同一个知识点,只需对这个知识点再加深一遍印象,不必再重复总结了。如果一道错题的原因在于多个知识点,一一总结出来就可以了。
2.容易忽略的错点
例如有些知识点本身近似,容易混淆,就可以找出知识点理解识记,没有必要抄写错题。
3.答题方式不符合规范
理科答题会涉及一些答题形式上的规范,如生物题中基因型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如果答案的形式不规范,一样会扣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上面类似,每次遇到自己因为不规范而出错的情况,就把这条规范用一句话记录在整理本上,考前翻看一下,考试中遇到这样的地方就会警觉得多。
4.马虎
马虎是最常见的错题原因,也是考场上失分最可惜的情况。仅仅靠提醒自己认真、仔细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马虎只是一个很笼统的原因,要解决它,就要分析自己马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4.1 审题错误
审题错误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漏看或错看了题目条件;第二种,题目有陷阱,没有发觉。
一些同学在审题时为了节省时间,会快速地扫视题目;但是这样做很容易错看或漏看题目条件,导致做错或做不出,这样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因此,审题一定要慢,要逐字读,并在重要条件下面做标记,确保自己不会因为错看或漏看条件而浪费时间。
出题者有时会在题目中故意设置一些陷阱,即使你看清了题目条件,也很容易掉进去。如果发现自己出错是由于题中的陷阱,就把这个陷阱用一句话写下来,记在整理本上。常见的陷阱大概只有几种,考前翻看一下,考试的时候遇到相似的情形就会很容易察觉到。
4.2 心算导致计算错误
应对:尽量把计算落实在纸面上。
4.3 草纸上不同题答案混在一起,誊抄错误
应对:把草稿纸划分出几个区域,每道大题使用一个独立的区域。
4.4 答题卡涂写错误
应对:涂五个,核对五个,避免涂串题。
三、错题整理体系的好处
根据上面的整理方法,大部分的错题都可以总结成一个知识点或一句话,只要把它们记住,就不必再回顾这些错题。错题好比是原料,总结出来的东西则是萃取出的精华。
这个方法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错题,但是还有一部分综合性的题目,错误的原因无法用一两句话总结;或者是要看到这道题上的做题痕迹,才能回顾起来当时出错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题目,就可以用剪贴的方法贴在整理本上,对于这一小部分题目,完整地剪切保留才是最快速的办法。
关于何时回顾错题。用这种方式整理下来,每科大概只有几页纸,可以很快翻看完。而且平时在整理错题时,因为要查看是不是以前整理过的错题点,所以对于一些常错的点,会在整理时就有经常性的回顾。因此,平时不必系统回顾,只需在每次考试前的一两个小时里,翻看一遍,提醒自己一下就可以了。
四、两个提醒
第一,本子建议使用活页本。不要把所有科目放在一个本子上。
第二,错题整理结构按照章节结构整理,知识点不会交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