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哲学,常常是一种结论式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结论,是可以奉为教条的格言,听了之后不必做太多思考,照着做就可以了。希腊哲学恰好相反,把推理的过程,思辨的过程视为哲学里很重要的一环。我们读柏拉图《对话录》,在《飨宴篇》里面就针对一个主题:Eros,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发言的有医生,有戏剧家、有诗人,各自提出对Eros的解释。是否会有结论?柏拉图反而不关心。
如果你习惯阅读儒家哲学的话,读希腊哲学会有一些不耐烦,因为你会觉得,怎么读了好几页还没有结论出现?
—《孤独六讲》
行吟三世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