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三世

孔子的哲学,常常是一种结论式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结论,是可以奉为教条的格言,听了之后不必做太多思考,照着做就可以了。希腊哲学恰好相反,把推理的过程,思辨的过程视为哲学里很重要的一环。我们读柏拉图《对话录》,在《飨宴篇》里面就针对一个主题:Eros,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发言的有医生,有戏剧家、有诗人,各自提出对Eros的解释。是否会有结论?柏拉图反而不关心。
如果你习惯阅读儒家哲学的话,读希腊哲学会有一些不耐烦,因为你会觉得,怎么读了好几页还没有结论出现?
—《孤独六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通常对立会产生思辨,但社会对立有了,思辨却无法产生,我们的对立只是为了打败对方,得到一个一致的结论,结果就是两败俱...
    高大杰阅读 806评论 0 0
  • 我感觉到准确的语言本身是一种吊诡,我们用各种方法使语言愈来愈准确,当语言愈来愈准确,几乎是没有第二种模棱两可的含义...
    高大杰阅读 1,534评论 1 0
  • 跳出舒适区的链接 舒适区内,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阅读者阅读有一定...
    高大杰阅读 1,254评论 0 0
  • 1、七月的阳光一清早就有些热度。一对对飞机尾翼上,圆圆的红膏药般的太阳旗灼得人眼睛要流出血来。从头上掠过的飞机巨大...
    高大杰阅读 1,696评论 0 0
  • 战隼128阅读 1,5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