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让我们留下最美好年味儿

“爸,我今年不回家过年了!”

一个电话勾起了河伯的愁思。他叹了口气,孩子都不回家过年了,这春节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年味越来越淡,是如今大多数人的共识。

连8岁的侄儿侄女都喊着没意思,过年,除了看电视和抱着平板打游戏,还有什么能让他们觉得有趣呢?


记得小时候,物资极度匮乏,几乎家家户户都穷得叮当响。我们最期盼的日子就是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好好吃上几顿肉,只有过年才有新衣穿,只有过年才能张灯结彩,只有过年才能玩烟花炮竹……


那些热热闹闹的画面成为心底里最美好的回忆。

回到今天,物质丰富,吃的玩的穿的,都已经达到过往人们无法企及的丰饶。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满足内心的小要求,常常,满桌的山珍海味吃不尽,满橱的漂亮衣裳穿不完,想玩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但丰衣足食的今天,为何一到春节,我们反而觉得没滋没味呢?

今年春节我回婆婆家过年。山东这边就是吃水饺,从大年夜开始到初三,接连吃水饺,几乎把脸吃绿胃吃酸。节前置办的一些好菜,年夜饭时一样也没有拿出来。不是家里小气,用老公的话说,这就是最真实的年。

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大过节的,好酒好菜端上来,一家人围在一起,举杯聊聊过去的一岁,展望未来的一年,其乐融融不亦快哉?

再说新衣服,虽说平时我也会买,但每年的春节我是绝不马虎的,一定要提前仔仔细细地选定一件,一定要在大年初一穿上,给自己过节增色。

你说我穷讲究也罢,瞎显摆也罢,我觉得过年就是过个心思,而浓浓的心思就需要通过这种仪式感的讲究来体现。



人这一辈子,说长并不长,若没有几年仪式隆重的事聊以为资,老了不仅无滋无味,更留下诸多遗憾。

今天是大年初二,楼上河伯又在叹气了。回家过年是一种仪式,若平时没时间陪伴在父母孩子身边,更应该把这种仪式隆而重之的进行到底,隆而重之地为家人过一个热闹开心的节日。毕竟呢一年就相聚这么几天,毕竟呢一年就团圆这么几天,毕竟呢一年就放松这么几天。


把最美好的留给最亲爱的人,就是我要过的年。


既然来了,留下欢喜再走吧,感谢,感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