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time to lose

跑完越野跑,我的身心感觉同时瘫痪了,啥也干不了,只能躺平。

不过朋友圈里,又有一位开始每天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记录阅读的自律猛人了——她就是前阵子给我专业解读星盘的安琪。

想起周一傍晚那杯没忍住的拿铁,原本脆弱的睡眠质量再次被搞得稀碎。再加上残废状态,跑步和健身也无从做起。

昨天晚上终于奋起,做了西语 DELE A1+ 的听力题,六个错两个,看起来还不错。但其实都是选择题,连蒙带猜的能力还可以,不代表实际语言水平。

想了想周末的西语课,给老师发了信息,让课程降回 A1 难度。没有语言环境,加上最近又荒废太久,还是退回去好好巩固基础吧。

自己也重新翻出《现代西班牙语1》进行复习,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一背西语单词就开始犯困,看来以后对抗失眠的新武器有了。

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新规则:如果傍晚没忍住喝了咖啡或茶,晚上就必须努力学习一小时西语。

昨天还向大师请教心理学,他讲了三个概念:普遍性、永久性和人格化。

说人话就是:所有好的,都要归因于自己(自己真棒);所有不好的,都归因于外界(少内耗)。而每当好事发生时,哪怕再微小,也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庆祝。

要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当一个人悲观、又喜欢反刍时,抑郁就会悄然出现。

大师还打算和我一起合作,启动一个书写疗愈 + 冥想的活动,敬请期待。

最后,他说,生活就是由不同的期待组成的。找到这种感觉,每天都能很开心。

说到这,每天4组平板,每组至少坚持一分钟,我差不多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确实得好好庆祝一下。那绝对是人生中感受到最漫长的一分钟——尤其是第四组。

萌萌班上大队长的妈妈最近准备和我一起跑步,问我需要准备什么。

我想,最需要准备的,大概是一颗愿意长期坚持的心吧。其他技术流和常见问题,可以参考《跑步指南》这本书。

装备嘛,迪卡侬一站式就能搞定:速干衣裤、运动内衣、跑步鞋袜、跑步腰包、运动手表和 App……丰俭由人。

不止读书营的群里,有书友分享了蒋方舟的一篇文章《36岁后才明白的道理》。对我这种 40+的老阿姨来说,不谦虚地讲,里面的内容都是老生常谈。

35岁后我就觉得,人生得开始做减法,要更聚焦。能坚持做好一件事就行,比如跑步。

身体健康最重要。人生苦短,珍惜当下。

管好自己,承担该有的责任和义务,不去干涉他人的命运与因果——包括父母和子女。

总结两个字:清醒。

写到这,想起 10 月份读书营的作业还没写,还申请了直播连麦呢,赶紧撤吧。

No time to lose,想读的书又多了一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