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种心智系统转换中的感受

网友问题:

之前讲的「观念转化为观点」,很受用。

这里有个问题请教下,观点、观念终究是属于存在大脑中的东西,我们的心性还受一些花开花落阴晴圆缺等大脑外的外境的影响,避免这些事情的影响也是属于格物层面的吗?不知大家有什么好的思路

以及如何做好内心不受外物影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谢谢

心智玩家的回答:

您提的这个问题的根子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做好「诚意:把冲出去的意识收回来,并守住」的练习。

这是之后,做「正心、格物」的基础。

大家老牢记这个张图,「诚意、正心、格物」都不是单一做的练习,在 每项练习熟练以后,要整体做,这样才能帮助各位真正感受到「内在的自己」。

否则,单纯做「诚意、正心、格物」中的单一练习,感受到的,依然是外在肉体,特别是「格物」的练习,主要是针对肉体大脑做的,做完了,所有的感觉都是在肉体大脑上,这也是造成网友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在单项练习做到位了以后,从整体上来做「诚意、正心、格物」,这样就能感受到「内在的自己」,不被外在肉体大脑的感觉所干扰。

意识只要收进去了,再加上「正心」与「格物」的整体练习,这样,第一套心智系统的影响,会不断的减弱。

网友的这段问题,其实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心经》中的「色不异空」那一段话。

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第一套心智系统里面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存在于肉体大脑意识中的,是没法删除的,即使意识收到位了,只要是在动态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是存在的。

一个人在动态的生活中,两套心智系统是同时运行的,只是主、从关系不一样了,第一套心智系统彻底不做主了。所以,即使心智系统转换了,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感受依然是存在的。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

但是,只要我们把意识收到位,意识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就处在一种空的、明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意识不受第一套心智系统里面东西的影响,这就是「色不异空」的意思。

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第二套心智系统并不是指挥第一套心智系统运行,而是有了自己的运行模式,这就是「空不异色」的意思。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重点要理解「重叠结构世界」,在这样的结构中,我们的人体、心智系统也都是重叠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