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糟腿子的活也很不容易,每天在烧锅里倒腾烧酒的高粱米,翻来倒去都是酒味。每天都泡在酒味里,浑身上下都是酒气熏天。这让赵老翰不由得想起乔本茂二哥说的,老婆都不好找。每天都是这个味,不用喝闻到味都醉了,谁会跟每天带着混身酒味的人在一块睡觉呀。
跟爹爹在一块有一段时间了,这一段时间赵老翰处于迷茫中,他舍不得离开已经渐老的爹爹,可为自己前途考虑,想实现发财的梦想就得离开爹爹。
赵老翰在赫林子待了一段时间后,想到自己上关东为的是出息发财的目的,只能忍心跟爹爹告别,去寻找自己的梦想。想到这儿,他决定离开赫林子,因为,赵老翰知道,在烧锅里肯定出息不了,自己爹爹在烧锅里干那么多年了,挺大岁数还只是吃了劳金,连行身股都没混上。再说了,自己现在只是糟腿子,什么时候才能混到出息了?当糟腿子的人都说每天都泡在酒气中,连媳妇都找不到,还能指望出息吗?于是,赵老翰决定离开赫林子,寻找新的出路。
这一天,他跟劳累一天回来的爹爹说:“爹——!讷要走咧,这些日子讷到街里转悠过咧腻,也没有适合讷想进的铺子腻。讷想到买卖街瞅瞅腻。”
赵裕德这些天看到了自己儿子的焦虑,他知道自己儿子的志向,走出家乡来到关东,就想证明自己能出息。所以,他没有阻拦赵老翰离开自己,只是说:“小义头咧,爹不会勉强你留在这疙瘩咧,想上哪都行腻。爹也盼望要你能出息咧。”
赵老翰跟爹爹说好后,就开始考虑到哪儿发展。他想起了乔二哥,现在真的不知自己这位结拜兄长在益发合混得怎么样了。但是跟兄长短时间交往,却留下深刻地印象。他觉得乔本茂肯定错不了。这么乐于助人,还好交友,一定错不了。只是不知道现在混得怎么样了。
赵老翰想到宽城子去找乔本茂,可对这位大哥混得怎么样也不知情。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走回头路,有些地场至少知道怎么样,比如说买卖街。特别是方师傅明确让自己回头向南行,找适合发展的地场。
休整两天后,赵老翰跟爷爷拜别向南而行。
赵老翰从赫林子出发,不止一日又来到奉化屯买卖街,赵老翰走到一个路口,这正是井字型街市的西北处,放眼环望由于街市上各种铺子林立,门前的招幌可以看出开上下杂货铺的、开粮栈的。当然也有药房、饭店、旅店等等。看到富盛泉铺子进出人等还挺多的,这繁荣热闹的场面,不由得想起当年曾经和结拜大哥乔本茂,在离开四平街,去奉化县半道上,碰到到富盛泉东家曹轩霈,正在道上拾马粪的事儿来。
那么有钱的大东家,竟然会在道上拾马粪,一般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赵老翰当时虽然不以为意,经历了赫林子烧锅当糟腿子,现在想到这个事儿,觉得曹轩霈能当东家,不仅是会经营的问题,能勤俭持家也是必须的。自己日后若能出息了,学习人家当东家的长出,才能把自己的铺子开好。重新看到富盛泉临街的铺子,让赵老翰有了新的感想。
赵老翰想起了曾经住过一宿的《富盛泉》东家曹轩霈。赵老翰有点犹豫不决,在慢慢走向《富盛泉》临街铺子时,他突然看到一家粮铺门前放置大斗。一下想起四平街那个人人称赞的斗官来。于是,赵老翰不进入《富盛泉》铺子去见曹轩霈,因为见到曹轩霈留他进号当学徒,赵老翰还真不知道再如何拒绝了,这就促使了赵老翰去四平街的决心。他记起来那个斗官所在铺子叫“人和成”。于是,赵老翰把粗长的辫子往脖子上一缠,甩开大步奔往四平街。 对了,别忘了得交待一下,赵老翰为啥梳辫子。那时还是清朝时代,赵老翰虽然是汉族人,可都必须梳辫子。这是大清国的规定。若是发现有人把辫子剪喽,那可是砍头的罪。所以,赵老翰梳辫子是正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