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说说焦虑

我们为什么那么焦虑?

文 | 悟恩  图 | 网络

0

欲望不是一个坏东西。

性欲让我们传宗接代。

钱欲、物欲促进商品流通,拉动GDP。

而权力欲,则衍生出相互制衡,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只是,任何事物,都得加上适当二字。

焦虑亦然。

1

以前有个“你知道得太多了”的段子,就是现在的现实。

古时信息流通太慢,通个风,报个信得十天半个月甚至大半年,现在呢?

WIFI一开,随时随地见到对方,几乎是同步。

以前,你八卦的触觉,顶多延伸到对面山麓村东那颗大榕树下的老王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现在,连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甲今天上午被领导挨了哪几句批,都可以让你在微博上知道还可以对此说三道四。

更何况朋友圈里你的哪个旧友又换了新车,买了别墅?

除了对好友亲朋的生活“了如指掌”,还有媒体的“强迫性”输送,逼你看着富豪榜上的马某李某财富又增长了多少,顺带默默计算一下自己在全国的收入排名,有没有从最后一名侥幸攀升到倒数第二。

我们知道得太多了。

信息足了,供我们对比、定位自己的素材就多了。这真让人惶恐。

就像井底跳出来的青蛙,以前只看到井口一般大的月亮,但知足而快乐,跳出井后,我们看到世界的广阔,反而焦虑了。

倘若再加上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懂得分别信息与实质,表象与真相的区别

——如你根本不知道有些信息是加工过的,有些信息纯粹是出于某种心理而特意美化过的,就如一个人每天看书之前都会拍一张封面照发朋友圈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读书人一样——

那焦虑就更严重了。

再加上“推人及己”。

何谓“推人及己”?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甚至要有比TA更好的。

而且,更吊诡的是,你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有了比别人更好的,又忍不住重复上述行为,从而位置对调,成为对方的“焦虑源”。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陈奕迅《红玫瑰》的歌词放在这里,不要太准确。

人性就是这么微妙。

知道的太多,洞察的太少,再加上“推人及己”。我们的焦虑,很大程度就是这么来的。

2

其实,焦虑与欲望一样,适当的焦虑是好事。

——去找一个超然物外的世外桃源,让自己平静下来也算。不要认为别人的欲望和焦虑很可耻。为了求得心情平静而对“欲望”和“焦虑”退避三舍并不值得称道,只能算是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一种选择而已。

在我看来,适当的焦虑能促使我们改变,带动我们成长——

因为见到了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们会更有勇气,去探寻、扩大人类能力的边界,而不是自我设限,甚至夜郎自大。

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克尔凯郭尔不是说了么?

焦虑是我们人生的学府,焦虑在说明我们有实现某种可能性的机会,但也有可能无法实现某种可能性,焦虑让我们学会了信仰。

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中把焦虑分为三种:

现实焦虑,道德焦虑,神经焦虑。

现实焦虑无疑是上述说的,包括物质焦虑、婚恋焦虑、知识焦虑、财富焦虑等等。

而道德焦虑,则是指一些为了实现道德上的优越感,而把自己刻意塑造成一个完美人设,然后享受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如果得不到,就会自我否定,怅然若失,焦虑不已

——在我看来,这本身也是不健康的,也是一种贪欲,因为这不但蒙蔽了他人,还蒙蔽了自己。

神经焦虑则称得上是现实焦虑的升级版。

神经焦虑藏得很深,很多时候连自己都很难意识到,如人的内心深处对某些东西(如金钱、性、权力等)的欲望与恐惧,当这些欲望和恐惧被大量的释放时,很容易让人濒临崩溃,此时,大脑发出的信号就是神经焦虑信号。

3

知道了焦虑的来龙去脉,也就知道如何对治焦虑了。

少不了的,是对周遭信息源的开关与选择。

如果你的焦虑是源自周边信息核爆,来自于与旁人的比较,那就减少对这些信息的摄入,如减少社交APP的使用,甚至卸载一些社交软件等。

是为,眼不见心不烦。

但在我看来,这个方法并不究竟,有逃避之嫌。

理性与究竟的方法应该是,学会客观地解读别人有意、无意释放出来的信息

——人性是很值得玩味的。如果我们藉由不同人呈现出来的表象,来洞悉背后隐藏的真相,品读其背后隐藏的心理,你就不但不会因此而造成焦虑,反而觉得饶有趣味。权当训练一下读人的本事,没什么坏处。

当然,知道就好了,别二里吧唧地跑去戳穿别人,这也是厚道。

也可把焦虑转化成动力。

信息的海量增多拓宽了我们的视界,引领我们进行思考:回忆过去,检视现在,展望未来。如此一来,焦虑就不但不会是负能量,反而能转化成成就我们的正能量。

当然,前提是: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不要跟别人比。

自己有进步,就当自己赢了。

总之,有些风光,只是虚荣,有些光芒万丈,只是人为假象。

不过是人性外化的镜花水月,至于是真花还是塑料花,是广寒宫还是空架子,各人自知。

我们都没有资格俯视众生,但能堪破一点,总是好的。堪破多一点,就看淡多三分,焦虑也就少了五分。

主角不过是上台表演的角色,在台下做个观众,洞察几分,心照不宣,轻松,且能享几分兴味。

最后你会洞悉,世事几番纷扰也好,人情几分冷暖也罢,不过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说白了,得不到的,不必总是骚动;被偏爱的,别有恃无恐。

不急着占山为王,而是脚踏实地,稳健务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足矣。

我是悟恩,祝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