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差来到茅台镇,这儿的感觉还是很新奇的。
首先呢,济南到遵义茅台机场的直达时长,比预报要短。订票时提示是20:45-23:45,行程3个小时
但是济南这次检票时间已经超过了20:45,当时还在想,如果提前购买延时险,就可以赚150块钱啦,哈
但是到达时间也就是23:30,所以总体下来也不算延迟,而且多彩航空很稳的哦!中间几乎无颠簸
因为大家都是来这边,所以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茅台酒,很多茅台人跑到全国各地开店面,也有全国各地的人跑来茅台镇考察镇上的酒。
其次是机场出租,虽然不是按照里程打表计费,但也算相对合理吧,机场到茅台镇,100元/人。
第三是酒店:这边的酒店都挨着不远,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预期价格选一个,不行就换,不过貌似带早餐的不多,而且有早餐的也都是粉、面、鸡蛋的简餐。因为到这边基本要到1:00以后啦,所以晚上就不用看夜景啦
第四是赤水河边的风景:行政级别上,茅台只是个镇,但是繁华程度不亚于都市。茅台镇在赤水河两侧,层层叠叠向山上蔓延,大都是白色或复古色的古香古色建筑,一家挨一家全是卖酒的,而且家家都有酒库、酒坛和酒窖,卖酒和卖饭的比例大约时20:1,呃,或许是我来的时间不太对,总感觉街上的酒家比客户都多。
早上7:00多出门溜达,沿着酒店门前的路向一个方向走,更能体会这儿的生活,首先这儿的人或者骑摩托车或者开车,普通电动车在这边是没有的,因为这儿位于山脚下,路弯弯绕绕,电动车的动力不足以爬坡
我住的隔壁就是天酿景区,还没来得及上去。据说可以俯瞰茅台镇全景。
向东走(不知是否有掉向)可以到四渡赤水纪念园,如果不知道这段历史,建议网上搜一下,补补脑,可以更容易理解为啥毛主席会在遵义会议上重新拿回领导权,又是为啥要四渡赤水,现在各种科技也发达了,车方便,桥方便,但是在100年前,躲开敌人的封锁,避道遵义,还真是不简单。贵州这边地型多变,而就算是现在看赤水河,水流依旧很猛,多亏了熟悉地形的老百姓建起浮桥,帮红军过河,才有了后面的长征以及后面取得的伟大胜利。在革命过程中,茅台酒不仅帮战士们御寒,还帮他们伤口杀菌消毒。所以茅台酒一直以来都跟国家的政治方向,大国风范一致,而且他的口味确实得到了国家、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认可。
铁索桥的北侧是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公园和纪念塔,塔高25m,江泽民题词,在高处看茅台镇,越发觉得太美了
纪念塔下来就到铁索桥旁边,走上铁索桥特别稳,没有一点晃的感觉,但是因为桥面大都用木板搭建,所以还是有些许缝隙,时不时会摸一下手机,就担心从缝里漏下去,哈
从桥上看赤水河,更能发现他的汹涌壮观,虽然河面不宽,但是水流很急,可以想象几十年前,在没有桥的情况下,老百姓自己搭建浮桥有多难,而红军只能依靠老百姓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地胜利,所以军民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扰支持信任过程中建立了鱼水情
从广场延神秘茅台楼梯向上走,就可以到杨柳湾街
赤水河北侧大部分是独栋的,但是到了这边会发现层层叠叠是这样的含义,一层楼群上面摞着一层又一层的楼群,街道还那么干净,每走几步还有艺术区似的花丛,和各式与酒相关的雕塑
再有一个值得去的地方是,中国酒文化馆:
一进大门左侧就是茅台展馆,茅台墙就在这儿,有人说“北京上海一栋房,不如茅台一堵墙”,这儿展示的都是有专门历史意义的酒,比如有象征56个民族的酒,每一瓶酒都价值连城。
茅台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只是享誉国内外,要从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开始。1914年12月6日,代表团带着参赛作品从上海到达旧金山,虽然代表团非常卖力的向大家展示茅台酒的好,但是很多人看到包装就觉着不是多么拿得出手的精品,所以几乎没有人欣赏。代表团很着急,所以就故意摔碎一坛酒,酒坛摔碎的声音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而当酒香弥漫开来,大家发现茅台酒香确实不一样,这时走过来一位老人品了一下,说这就是时间精品,原来他就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而这次茅台酒也赢得了金奖。这个展馆还有很多故事和珍品,很多的国家领导人都喜欢这种酱香酒,比如毛主席生前用过的跑高丽参的半瓶茅台酒,比如日本前乒乓球冠军反赠的一瓶茅台酒,茅台酒一直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作为国宴用酒招待各国领导人和朋友,既展示了造酒工艺,也展示了酒的品质。
在酒文化馆里,还有历史上各种酒器的展示,类似酒器博物馆,我都记不住名字,就不写了。
第一次了解到酒香可以分为酱香、芝麻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而按照工艺功能分又有烧酒、果酒,药酒,米酒、蒸馏酒等等
按照香型划分的各式酒的介绍,后面还有跟酒相关的各种文化、历史人物等等的介绍,后续再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