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解读

每当新学期开始,大学新生一踏进校园半步,热情的师兄师姐都是一拥而上,呼吁新同学要积极参加各种组织、协会去锻炼。高校的各级团委也是摩拳擦掌,纷纷为自己所属的学生会招新宣传。对于学生会这个名字每个人都听过,可是真正了解学生会的人并不多,即使是在读的大学生。

高校的学生会本来应是大学生的自治组织,但在我国大学体制中,学生会变成了跟中国足协一样的半官方机构。在学生会的章程里一般都会有“自治”的内容,可现实却背道而驰。我国高校的学生会,完全接受各级团委的领导,唯学校领导意见是从,基本上没有自主性。学生会学生干部除了偶尔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口号外,其所为与宗旨完全脱钩。事实上,学生会不过是团委执行政策、学校控制学生的工具。

我国的学生会组织完全受高校各级团委领导,部门分工相当明细,学生会下属部门也很多,秘书部、宣传部、学习部、体育部、生活部、文娱部、外联部等,这几个部门是学生会最常设的部门,每间高校的学生会组织大同小异,但功能性质都是一样的。

学生会里的官僚主义气息十分浓厚,典型的我国官场的缩影。很多大一干事为了大二可以留任作为部长,进入学生会的领导层,对学校团委指导老师阿谀奉承,对部门的部长惟命是从,拼死拼命干活,什么乱七八糟的活都干。由于学生会的主席或者部长才有正在话语权,刚刚进门的干事只是捡活干而已,根本没有多少出谋划策的机会,结果一年下来换届的时候却发现,一年来努力在学生会里混,结果却是一无所有。毕竟留任的干事少之又少。

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尤其是学生会干部的产生,不是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民主程序,而是通过内部酝酿、交易、集中、内定等方式产生。要想从干事留任做干部或者主任,这个就得看一年下来你的表现了。考核的内容就是与指导老师关系是否足够铁,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否积极,是不是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做和事老,是不是为学校的利益着想等等,至于你的同学支持率、竞选演说、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则不怎么重要。

无论是校还是系学生会的工作,重要的一块是组织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那些团委领导想出来的,学生会负责执行。例行的活动有:五四大合唱、健美操大赛、服饰文化节、宿舍风采大赛、辩论赛等等。五四大合唱,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唱红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十分折腾学生,因为排练五四大合唱往往要牺牲学生午休时间和晚修时间。如果是自愿性质的活动,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完成团委的任务,学生会的干部干事真的叫绞尽脑汁,各种鼓吹去劝说学生参与,利用加综合测评分和入党机会是最常见的手段,可是这只是吹牛,更根本不可能兑现。

对学生会来说,按照团委的要求,拉人填场,更是其重要任务。被拉去填场,是大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某些无聊的讲座、报告,需要听众,于是各院分指标,下去拉人,以营造热烈气氛。这种弄虚作假的任务,对学生会来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完成得好坏,对于判断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

学生会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有些信息,不对一般学生公开。有些全校性的奖项,由团委设立、组织评选,最后获奖的都是学生干部。有些机会,专属于那些团委学生干部,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他们曾经为学校、学院做过贡献,似乎这是对他们的工作的回报。就入党机会而已,要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最终成为党员的就是学生会干部,原因就是为了学校团委做出了很多贡献,而其他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就以实践分低淘汰。

在高校的学生会里混,以后要是在事业或者企业单位里混,假以时日必然可以成为党政一把手,学生有出息就为学校赚足了面子,这也是高校领带一个劲地培养学生会干部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属于原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deaodihao】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