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父母家里的房子翻修了,门前的一块空地也被浇上了水泥,可平整了。
父亲将多余的几块石条摆在门口,就成了现成的凳子。石条有些凹凸不平,坐上去屁股硌得慌。父亲又找来些水泥调和成浆,一遍遍地抹在了石条上,于是,石条瞬间光洁了许多。尽管样子看起来挺丑的,用手摸上去还有刺刺的感觉,但也没什么大影响。
因了这几块石条的存在,门口热闹了许多。尤其是夏天的黄昏时分,邻居们也总爱凑在这里,手捏一柄蒲扇,一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一边闲唠些家长里短。
邻居养了一条名为“旺旺”的小狗,浑身雪白的毛,远远望过去,就像一个毛茸茸的雪球,挺招人喜爱的。那家伙是个人来疯,见大家聚在一起,它也常常跑来,围着石条上窜下跳的,平添了几分热闹气息。
一个人的时候,在石条上闲坐,看门前的大路上人来人往,提着篮子买菜归来的家庭主妇,推着三轮车大声吆喝的小贩,听汽车的喇叭声,黄包车的“嘟嘟”声交织在一起,也是一幅流动的风景。
彼时,儿子刚满周岁,正是学走路的时候。哪怕牵着大人的一根手指头,他也可以走得很好了,但由于胆小吧,他始终不敢一个人独自行走。于是,我们将他放在石条边,他仿佛瞬间有了依靠,不再那么害怕,而是沿着石条慢慢往前。这是他探索未知世界迈出的步子,虽然只有几小步,却也是朝着独立自主迈出的一大步。
这门前沉默无语的石条,承载过人生路上一段或短或长的的故事,如今偶然忆及,竟令人生出几分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