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给自己。

我遇见过很多喜欢我性格、欣赏我才华的人。同样,也遇见过很多不管是背地或是直面批评我不懂人情世故,讨厌我直白的人。

年轻的时候,被同学说性格太像男孩子,爱玩爱跑爱好各种 户外 的运动,“她甚至还养过绿豆虫”,十字绣这类活动离我很遥远。

那时,我是一个很容易受他人评价影响的人。觉得“女生”都好柔弱无能。从此以后把自己当成男生看待,一头短发,只爱穿黑色,骑着山地车听着摇滚乐……

正当我渐渐习惯“假小子”身份时,生活中出现了第一个喜欢我的男孩子。因为他的出现,我慢慢转变回了原来最真实的样子--那个喜欢穿裙子,爱美的自己。不再耍帅装酷,又爱笑了起来。是这个男生让我知道自己原来长得还不赖,“短发女生也可以性感和可爱”

看起来像是别人说什么,我就相信什么,全然没有自己的主观见解。这是我们在人生初期,尚未形成对自我的准确认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未建立的阶段,特别正常的表现。

像那对骑驴的夫妇。“被人说不该自己骑驴让老婆走路,换成自己走路后,走了几步又被路上的人讥笑……”究竟孰对孰错?随之而来的只是漫无止境的迷茫。

一路面对选择,我都在别人的评价中摇摆不定,一会儿相信自己,一会儿否定自己。道路越走越乱,选择越来越趋于困难且无意义。

美其名曰,求生向上是人的本能,渴求认同是人作为群体动物的本性。我们都会倾向于内心对自我认同的方向去选择性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而我们却忘了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无论活得精彩或混乱,都与他人无关。直到有天,当我走出那块阴影面积很远走出那段黯淡时光很久,回头看去,惊觉这么固守对自我的不准确认知,却并没能很好地突破自我,向前迈进。

问题何在?

“鸡蛋从外部打破叫食物,从内部打破叫重生。”原来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如果停留在他人的评价中,是无法获得内在能量,寻得真知的。

我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

举栗子:

1

今年我的奖学金同学们,没有暑假回国的都去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志愿者。有人听了说:“网上都说了,那又脏又差,还经常有人抢劫。给我钱我都不去。”笑而不语……想问,说这些话的人真的去过里约了吗。Rio,是除悉尼大堡礁之外最吸引我的地方。而且回来的同学们对那里的评价也很好。

为什么一些人的宽容度,接受度都特别差,明明自己并未亲身经历过,却喜欢指手画脚,告诉你‘活成和他一样的人’才是正确的?

2

曾遇见一个39岁未婚的华人姑娘,那时她在和一个小自己8岁的当地男人谈恋爱。未婚的39岁,那是一个多么危险的年龄,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四面楚歌,前一秒还夸你年轻的人,后一秒知道了你未婚的状态,也表露出决绝的不宽容,“都这么大年龄了,不结婚生子,哎,你怎么想的……”

WTF?

在我看来这姑娘带点诗人的天性,活得文艺又天真,偏偏要在一条偏僻的路上走出光明。

现在很多大龄青年深受逼婚之苦,漂洋过海的催促,各种形式的介绍…

姑娘对此的态度是“不结婚生子?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他们的。”她非常率性,一头帅气的短发把39岁的她和别人分出区别,“去看看那些逼着你结婚生子的人,一辈子大概只围着这些事情转了,再看看那些宽容接受你的人,他们其实也给了自己更多的可能,几年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又完成了一些飞跃。”

这次出国临行前和一个朋友见面,他忽然对我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这辈子就是买个房子,结个婚,结完婚再生个孩子,生完孩子再养孩子。但我觉得我改造世界的方式不是这样的,至少现在还没这个打算。”

----(ps:跳戏一下、当时听完这段话,在心中肃然起敬,真的感概!我也是这么想的!怪不得这人我喜欢。)


3

近年来我对自己的满意不多,如果有一事令自己欣慰,就是宽容度增加了许多,能接受的事多了,看不惯的人少了,知道了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不是所有事都如自己所想的那样。

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你的棱角少了很多,整个人柔和了,也成熟了。”

有次和朋友在márgitsziget上夜跑,被一群正在开单身party的老外拦住,一个男生脑袋上带着粉红色的巨型蝴蝶结说要我在他的屁股上签名,如果是原来,我断然是要拒绝的,非觉得这人有毛病不可。可是我竟然开心的在他的屁股上签了名。Li~

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着蹩脚的中文“蟹蟹”但着实让我感到了万般的温暖。

一次走在街上,忽然听到:“你的头发很漂亮。我很喜欢。”心里想…不会是遇见流氓了吧…我怀着不安转头看去------松了口气!原来是一位正在修剪花园的老人。我笑着用中文回答了他:“谢谢你。”

(跳戏*2--表象和主观意识往往会欺骗我们。给予他人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也许就多了一些感动和快乐。)


小镇醉汉

毛姆在《面纱》这部小说里,有一段女主人公凯蒂重返故地看到曾欺骗和抛弃她的情人的描述:

那浓密、卷翘的头发梳理得极为仔细;为了掩盖渐渐灰白的头发,又涂了太多的头油;脸膛通红,脸颊上布满淡紫色的网状脉管,颧骨太过肥大;当他不刻意抬起头掩饰时,能看到他的双下巴;他那对猿猴般浓密、花白的眉毛,让她隐隐感到厌恶;他动作沉重,虽说注意饮食,又经常运动,却未能避免渐渐发胖;他的骨骼覆满赘肉,关节像中年人那样僵硬;时髦的衣服略嫌紧身,对他来说过于年轻了。

这段话让读者看到女主人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旧情人的各种缺点上,不仅如此,还加了很多主观色彩的词汇:太多的头油、颧骨太过肥大、猿猴般、让她隐隐感到厌恶、关节僵硬、衣服略嫌紧身、过于年轻等。

不过是短短的一两年,此前旧情人在她的眼中还是年轻,有品,充满活力的魅力型男,转眼就天差地别了。

情感就是这么一双无形却强有力的推手。不管怎样的事实都因情感差异而浮现出不同的面貌。即便是不带情感色彩的评判,也常带有各人一路行走的印记和喜好。如此,加上了主观色彩的“他人的评价”,是否可以还原事实真相,也就难以定夺了。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依靠自我定位,拓展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有的一套完善的自我认知系统。而后,无论他人如何评价,是与非,那是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衍生出的观感和体会,也许并不高于你,也并非能还原事实,面对非议们,听听则罢~

我们的生活不是彩排,像比尔·默瑞曾对他的兄弟说过的:“生活有一个秘诀:“就是要能一直感知到你自己,那个真实、独特的自己,那种状态不能仅是一秒,或是偶然一天,而是要每天、每个礼拜、整个人生都能拥有自己。你知道人们怎么说的吗?‘不要尝试,不要管其他,去做就好了。”

就这样做自己,幽默又真实,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蟹蟹读到最后的每一个人。

本文仅想写给自己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听这句话的时候,原句说的是把鲜活的生命活给世界。可是在真正开始写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活给自己,活出自...
    王阿熊阅读 1,488评论 0 0
  • 活给自己看or活给别人看? 有人说,人生是自己的,要为自己而活,要活给自己看。 作为懒癌患者和执行力极差的资深代表...
    woodenbaby阅读 3,081评论 3 2
  •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 要活出自己! 生命是自己的, 身体是自己的, 灵魂是自己的, 人生也是自己的, 既然都是自己的...
    安徒生彤话阅读 2,635评论 0 3
  • 文/容者乃成 “老师好,祝老师节日快乐。” 上课了,听到学生的呼喊,我才有了点意识,啊,今天是教师节。 “大家同乐...
    萧萧晚风阅读 3,401评论 0 2
  • 1 和女儿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大电影《秘密计划》,片尾有一段是很多小朋友说自己的梦想。 有说想当宇航员的,有想成为...
    悟哲斯阅读 2,92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