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60 year old girl wants a divorce.

图片来自网络

黄老师在《麻烦家族》里浮夸过度,又由于戏外形象深植人心,所以强烈的反差更容易让人出戏。这出戏更像是李立群一个人的独角戏,从被离婚到被不离婚,从一脸迷茫到一脸懵逼到一脸忏悔再到一脸茫然,全部搞定。

电影的诟病就不说了,单看故事,讲的是一个六十岁优雅的老太太厌倦了伺候满身恶习的老伴而坚决要求离婚,最后因为情感牵绊放弃离婚的过程。

首先,60岁的潘老师要离婚。

电影里60岁的姑娘,优雅大方,谦恭有礼,参加写作班能够写出代入感极强的文字叙述心情。如果她选择离婚,姑且不说离婚这件事本身和她现在家庭的问题,离婚之后她想要发展第二春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抛开家庭负累,她是个独立到闪光的个体。

我们常说30岁的姑娘如何如何,60岁的姑娘也可以如何如何,只是我们被观念所束缚,认为人到中年人到老年就会怎样怎样。对于年轻人来说,20岁就可以是中老年,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年龄已经不是界限,只要想做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再看潘老师要离婚的原因。

这一段电影里说了老头子很多琐碎的坏习惯,印象最深的是往种兰花的花盆里弹烟灰。听上去很微小的一件事,却成为坚决要离婚的导火索,很荒谬不是。但现实就是这么荒谬,就像相爱没有理由一样,离婚也没有理由,爱就是爱了,不爱就是不爱了。多巴胺分泌的时候肾上腺素激增,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情人眼里出西施,所有的缺点都可以美化成特别的小优点,可是一朝翻脸会让人觉得有种“白首如新”的陌生感。

婚姻没有办法为爱情保鲜,如果日久生仇,不如和离,为彼此留一份体面。

再次,潘老师为什么把离婚协议书撕掉。

对不起,电影里没有说,请自己猜。

这个桥段如果放在西方,应该是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爱来了在一起,爱没了就离婚,大家缘分一场,好聚好散。因为西方崇尚自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自由,文化使然,大家也愿意在这个文化氛围里创造自由,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爱自由爱飞翔。

我们不同,我们太喜欢讲情怀。经常性的情况是我们不顾一切要去作为最终并没有什么作为,因为情感羁绊,负累太重,顾虑太多,反而裹足不前。我们的观念里非常看重家庭,而不是自我。所以当自我意识与家庭意识相冲突的时候,很容易被扼杀。传统美德教育我们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诚然,在某些特定情境中这是非常值得称颂的文化精华,但对个人来说,批量催生了平庸。如果每个人都按照琴谱来奏乐,弹出来永远是别人的曲子,不会有自己的灵魂,也不可能让别人有共鸣。

但是,追求自由可能相对自私,回归家庭可能相对束缚,各有利弊,并非全然是好或者全然是不好。难处在于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文化要素巨大碰撞的时代,会对既有的一切产生怀疑,也会对外来的不同产生向往,更容易在越来越多的选择中纠结不已。

只能说,没有人能够为婚姻背书一辈子,年轻时,我们一切随心,临老了,我们一切随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是矫情还是什么 会难受 醒来眼睛很疼 像真的哭过一样 那个场景 那些人我没见过 但又感觉很熟悉 是我的想象力...
    阿楠的小窝阅读 276评论 0 0
  • 我愿把我的灵魂浸入你的灵魂里。你在我脑中的印象一天比一天美好。我说不出话来。 男女之间的书信,都是情书。 我曾经迷...
    奕由阅读 541评论 8 13
  • 真是好久没有上班了,自从有了你,我的世界里全是你,为你开心,你难过,为你生气,为你无可奈何,真是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
    思念在心里阅读 2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