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备注:本文仅记录我家爸爸个人暑假带娃经验。文字来源于爸爸,发布在我的简书。
暑假来了,暑假作业也来了!
面对堆在一起如小山一样的作业,
有的孩子先要放松好好玩一下,疯玩之余不能收心,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到了假期末了,赶工写作业。整个假期留下的是疲惫而无所得。
有的孩子像模像样的自己做了张作业完成表,每天几篇作业,每几天一篇日记等等,但在执行时很难把握时间和量,最后难免有点失落的挫败感。
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做作业,但是速度很慢,数量和质量都很差,看上去就是在磨时间,磨作业。
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他们不开心,因为不开心,所以做不好。
如何让孩子开心的过个假期,同时又要有收获?分享我的做法,如有觉得可借鉴之处,幸甚!
第一步:统计作业
假期的第一件事,一定不是放孩子去玩,而是和孩子一起统计假期作业。
需要统计的有:学校作业、爸爸作业、玩的作业、以及假期整体日程安排。
学校作业:一本暑假生活,默写英语约200个单词,打卡作业,练字作业,作文(包含日记,游记,感想等等),社会实践类(例如探访一个建筑,去参观美术馆等),读五本100页以上的书。
爸爸作业:中文练字,英语练字,数字计算,背诵经典,英文阅读。
玩的作业:打游戏(大富翁桌游),读书(按清单),看电影(按清单),动画片(《成龙历险记》第一季),综艺节目(《麦咭》)。这些都是孩子自己提出的。
整体日程安排:医院检查,旅游,夏令营,暑期班,兴趣班,补习班等等。
这些统计实际上是一个深入沟通的过程,重点在于父母辅助孩子做好假期的规划。
这半个小时的沟通至关重要。孩子自己做的规划,大多流于形式,并不利于执行。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往往是最会安排时间的人,所以,孩子做规划时,爸爸一定要在旁边悉心指导:
孩子觉得每天完成多少量合适?爸爸觉得多少合适?量的差异是沟通的重点。
整个假期的日程安排?有多少天要出行?不适合做作业的日子就先空出来。每周有哪些固定的时间要出去上课?先学后玩,玩的作业更像是一个奖励,同时玩的时候要投入,又要有节制。
尽量不看电视,每天看屏幕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即一个电影或一个综艺节目的时间。
孩子想得到什么奖励,想玩什么游戏,看什么电影,这些说明了孩子的兴趣点,即兴奋点,这才是此次沟通的关键。父母要更好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激励孩子。
面对如此之多的作业总量,很多人都想列个表格,每天这个做几页,那个做几页,每周六写一遍作文等等。事实上这是第三步,在此以前我们可以“一周速战速决”。
第二步:一周速战速决,即在第一周尽量多完成作业。
在假期第1天的上午,受梁冬《东吴同学会》的启发,爸爸做了一个作业会,大宝等四位同学一起做作业,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成了52页整本的暑假生活,除画画和实践题。速度至少是平时的3倍!
第3天下午,爸爸给大宝默写的全部单词。正确率大约90%。
第4天下午,大宝订正了全部英语默写。
第5天,大宝完成了暑假生活中的画画和实践题。
第8天,大宝完成了读书作业,老师要求5本以上,事实上她已读了14本。
因为大宝的写字合格,所以没有练字作业。
至此,放假8天以来,除三次实践活动外,大宝完成了所有的学校作业。
第三步:表格考成时间
表格考成法,并不适用于假期整体作业规划,只适用于一些按部就班的练习。例如练字,每天1-2页即可,定量完成,多了少了都不好。
为了更好的实施考成,有这样几个原则:
1.整合数量,为孩子减负。
如可以把社会实践类作业和作文整合在一起,让孩子在旅游,或看电影,探访建筑等活动后写篇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交的,但整合在一起多少会省点工夫。在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之间,如有重叠,如练字和读书,就整合到一起,能省则省,不要给孩子重复加量。
2.重视质量,忽视数量。
如练字,每天若是认真练一页,胜过敷衍地练两页。如读书,若是真正能深入读一本,一定比肤浅地看很多本好的多。
3.时间打对折。
暑假是两个月,其中肯定有出去玩的日子,能做作业的日子绝不是60天。事实上有30天就不错了,所以关于作业量的计算,以30天做完相对合适。
4.不要安排一整天的作业量,半天就好。
5.出去活动的日子不做作业。
只要是出门活动一天的情况,都不应该算做作业的日子。如果出门活动半天,作业就适当减少。上书法课的日子,就不用再回家练习书法了。
6.每次做作业,只面对今天的工作量。
千万不要把整个假期的作业堆在孩子面前,无论是谁,看到山一样的作业,都会生出倦怠,生出无力感。
7.在未完成现有布置的作业前,不要补充加量。在完成后,若尚有时间,可与孩子商量增加内容。
假期的重点在于“习”而不在于“学”。教学的任务交给老师,父母的任务是教练,教练就是教孩子练习的人。
第四步:完全自由周
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个完全自由的一周。
一方面,孩子确实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休假;另一方面,家长不说话,但要观察。看看孩子自己会安排什么内容,以及他是怎么安排的。之前的沟通是“听其言”,这里的观察是“观其行”。
第五步:开学前一周
让孩子收心,养养身体,把下学期的教材浏览预习,古诗词可以背起来了,反正都是要背的。先背好了,学的时候会省力的,相信我,能省的力绝不止一点点。
整个假期的核心是陪伴,有了陪伴才会沟通,才会有了解,才会有爱。
而从暑假安排来看,爸爸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很多环节必须由爸爸主导。
其中,第一步,关于暑假作业的统计以及进一步的沟通指定计划,这个半个小时是至关重要的。非爸爸在放假的第一时间亲历亲为不可!!!
最后,有几件轶事与大家分享!
轶事一:我带大宝到医院复诊。候诊时,背《论语》,我和大宝一起背,我读1-2遍,大宝一般在读2-4遍后即可背诵,于是引来围观,众人啧啧称奇。
有位大爷说:“你们不能这么背,你应该把意思都给她讲清楚,她完全理解了,然后才背。”
我:“您就是这个方法教您的孩子么?”
大爷:“是啊。”
我:“那么效果好么?”
大爷:“效果不好。”
我:“那是不是方法有问题呢?如果能完全理解,那还需要去背诵么?论语是圣人之言,我们能完全理解圣人么?所以,先背下来,慢慢消化。如果忘了就忘了吧,再背一遍呗。每记忘一次,理解就加深一层,您说是不是?”
然后大爷表示无语,默默走开!……
轶事二:大宝有一天忽然想了解各国国旗,我趁孩子上书法班的时间,来回十几公里,借回一本《国旗100》,大宝借着热度,当天就读完了。
轶事三:我去社区图书馆找个座位处理工作,见旁边一对父子在布置当天的作业量,父亲眉头紧锁,儿子一脸无奈。作为旁观者,我觉得他们布置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两个人都不开心,于是忍不住询问。
我问那位爸爸:“您最看重的是孩子完成作业的质量还是数量?”
爸爸:“当然是质量!”
我:“那你为什么今天留这么多的作业呢?比如练字,这一页有260个字,如果孩子今天认真地写字,每个字看得出都很努力,完成量却是只有这一篇,你心里会怎么想?“
爸爸:“那我会非常满意!”
我:“那我们今天不妨试点一下,让孩子说他这个上午完成的量,中午你来检查,如果你满意,就让他下午和晚上可以随便玩,行不行?”
孩子摇头说:“不可能的!他每次都是留了很多作业,让我写一整天。”
我:“我的提议,咱们上午试点一下,行不行?让孩子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就今天,试试,写的你满意,就放他玩?”
爸爸:“成交!”
午饭后,我又遇到了这对父子,两个人都喜笑颜开,那位爸爸指着作业说:“就从这个题,我看到了他的思考,再看笔迹,我看到了他的认真,以后我们就按这个思路办。”孩子也很高兴,享受着完全自由的下午时光。最后我离开图书馆的时候,那位爸爸一直送我到门口。
以上是我作为爸爸在暑假带娃的一些安排和思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019.7.7 下午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