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只想去看看远方的天和海

后来,只余下天和海
如若世界只余下这一片天地,那么我想去远方看看那里的天和海。


我是一个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人。

人生才迈步十六个春秋,没见过什么大起大落大风大浪,也没有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

我走着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在走的道路——学习、成长、变化。

放在人群之中,我不会有多么显眼。再优秀的人都可能被人群埋没,何况我自认不是钻石,当然也不会为发光发热苦恼。

但在这样本该平平淡淡的生活里,我有了一丝不甘心。



初三那年凭着勉勉强强的成绩,进了所在的中学的快班。

我本不是个有大志向大抱负的人,凭着心中尚且存在的那么一丝进取心,悠悠散散地学着。

在这样的悠散中,我离他们越来越远

终于,中考见真章的时候,我落下了所谓快班的“神坛”。

这么一听纯属是我活该。不好好努力、竭尽全力拼上一拼,整天抱着“我还没怎么努力也考得还不错”的想法过日子。

这样的我,与不甘心似乎是扯不上关系的。

事实上,它也的确来得突然。

应该是高一的那一场开学典礼吧,六百多名的“优异”的入学成绩让我猛地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落差

我虽不是个勤奋的人,索性脑子不算太笨,初中常在年级五十名左右划水。

这种一下子被贬到尘埃里的感觉,在我心里埋下了一个未知的种子。

开学考试可能还凑合,我打着擦边进了重点班,再次成为了仰望火箭班的那一类人。

虽说受了刺激,我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既没有兴起奋发图强的欲望,也没有什么改观性的行动。

我的生活仿佛又陷入了死水一般的平静,像一条咸鱼只是默默地翻了个身。

后来我才知道,有些打击是不约而同地到来的。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加期中考,我似乎奠定了自己咸鱼的位置,在班级二十名左右划着水。

期中考试的那次表彰大会,我在宣读的名单前列,听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

是的,就是那些我几乎听了两三年的名字。

“他们还是在我前面。”

这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瞬间炸开,一股恼怒和不甘心如潮水般向我涌来。

我为什么一定得仰望着他们,我这样质问着自己。

心中的种子冒了新芽破土而出,长势迅猛而无可挡。

那天开始,我试着努力。

我试着多让自己沉入学习一点,我试着让自己抛却无意义的低级趣味一点,我试着压抑心中不自觉产生的惰性,我试着去看生活思生活品生活。

我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些什么,但总而言之,多努力一分是真的会有回报的

这一多出的一分努力让我迈入了班级的前十,让我走上了和很多人并列的台阶,我在把自己往上递,即使我不知道自己能到达哪里。



一步步地靠近那些我“仰望”得快成习惯的人,心中的不甘与躁动却愈发平息了。

猛地发现前方的山高水长,我并不想把自己局限于这一片风景中最喧闹的那个点。

如果改变是为了追逐,那我现在想独行远方。


高一下学期,高二。我的生活在不断推进着。

随着知识的积累,认知的扩大,思维的深入,我开始想一些我现在无法解答的问题。

我开始思索人为“最高等的动物”的凭据,开始对一些世界观怀疑不解,我的世界慢慢打开着,现在的我,再没时间去阶段性的追逐了

当然,这是在不把探索未知作为“追逐”来看的前提下。

我在成长,正如时间在不断流逝一样。

现在的我为两年后那场青春交响曲蓄势着。

而其实现在我更期待的,是我所无法预见的未来。

我没有诗和酒,也并不为生活的苟且担忧,
只是听闻天地无疆,便想去探一探那远方的蓝天与海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