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今天是清明节。

图片发自网络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果然下雨了。先来说说这首诗吧。这首诗流传很广,但是让人感兴趣的,是这首诗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导致的各路改编词。比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类似的版本有很多,甚至被改编成剧本,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清明节本来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大节日,主要内容是扫墓踏青。其实扫墓和踏青,本来并不是清明的习俗,由于这些项目所归属的节日和清明比较接近,久而久之都归清明了。

清明本来和祭祀没有关系,而是和寒食节有关系。寒食节这一天,只能吃冷食物,所以叫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这一天禁烟、寒食、祭祀。

我看到网上有的文章,说清明在冬至后的108天,这是不对的。中国在推行公历之前,用的是农历。农历俗称阴历,主要以月亮的圆缺为准,初一新月,也就是看不见月亮,十五满月。为了弥补阴历不能够反映一年之内气候差异的缺点,增加了二十四节气。而公历,俗称阳历,就是以太阳的回归为准。所以当公历引进中国以后,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公历中的每一个月,正好包含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

简单通俗的说就是,阴历是根据月亮算的,二十四节气和阳历一样是根据太阳算的。

一回归年365天多一点,二十四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15天多一点。从冬至到清明历经7个节气,累积起来约106天半。因此,寒食节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后的三天刚好是清明节,清明在冬至后的108天”这种说法是绝对错误的。其实,在今天二十四节气可以精确到几分几秒。即便远在汉代,那时的人们算出的二十四节气误差也不会超过半天。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如此接近,以至于到了唐代就合二为一了。不过,到了今天依然有“清明烧前”、“早清明”的说法,也就是说,清明节扫墓、上坟、祭祀,要提前进行。本质上,是因为寒食节比清明节早。

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去扫墓,老师们发现别的学校的学生会唱《少年先锋队队歌》,而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会唱。于是扫墓回来第二天,全校组织学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关于清明节踏青,其实是源于一个被淡忘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是三月三,相传是黄帝的诞辰。“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上巳节和九九重阳节遥相呼应。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一个踏青,一个辞青。

上巳节和清明节,一般相隔也不是太远。由于清明节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踏青也被纳入清明节的习俗。所以上巳节就被淡忘了。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才是实至名归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
    MU心阅读 1,164评论 0 16
  • 清明时节,气候清爽温暖,空气清新干净。草木已发新枝,万物开始生长。若是天公作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状况...
    李月芳阅读 1,116评论 2 4
  • 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的某一天,而今年则是4月4日这天是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明节。 ...
    姜小涛阅读 538评论 0 3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烟雨朦胧,草长莺飞,莺歌燕语,销人魂魄。又是一...
    酒言醉语阅读 1,042评论 9 19
  • 配置好Sphinx之后在dede的后台启用具体配置可以百度,我在这里只说一下Sphinx支持typeid这个查询条...
    dami_阅读 3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