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76,4-5-17,滕文公章句上5-17》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76,4-5-17,滕文公章句上5-17》

今天是丙申年辛丑月癸巳日,腊月初九,2017年1月6日星期五。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蓗,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一.伪君子的伪理论,面善背后是恶道。

孟子接着批驳陈相说,你说的那许子的不二价理论,即,不论精粗美恶,统统按照长短、轻重、多寡、大小作为标准,统一定价,可是,你要知道一点,物和物之间参差不齐,这可是自然之情。物品,有的精致精细,有的粗糙钝拙,这跟物品有大有小一样自然。所以,"或相倍蓗,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倍是加一倍。蓗,音师,是五倍。什,是十倍。同一品类的不同品种的商品之间,因品质的精粗优劣不同,有的价格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世界里的事实。你想搞一刀切的办法,用简单粗暴的价格管理,只是扰乱天下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说只按大小定价,那么,大鞋和小鞋一个价儿,还有人做大鞋吗?你说不管质量好坏,都按照尺寸定价,那还有人做好鞋了吗?如果推行你许子的办法,那等于号召天下的人们努力去做粗制滥造的东西,互相欺伪!你说你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欺诈不实的行为,但你的办法恰恰是助长欺诈;你说你的动机是为了平息争端,但你的办法恰恰是按了行恶的机关啊!你这办法能用来治理国家吗?

二.勾掉个人的特殊性就是"天下大同"了吗?

从头到尾,孟子讲道义,入手点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的个人!从恻隐之心到浩然之气,从定经界,防垄断,到今天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如标题所问:勾掉了个人的特殊性,就能"天下大同"了吗?不能。相反,只会让人文世界陷入黑暗。儒家传统一直强调个人的价值实现,进而为家为国为天下,有着清晰的毫不含糊的核心和递进层次。那些歪批儒家的人,拿着宋明以后的一些类似许行这类人搞的一刀切的政治口号,就说儒家不尊重个人,压抑个性发展云云,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的口号。这类口号很空洞,没有内容却有煽动性,成不了事却能坏事。事实上,这种口号坏透了,跟许行一样虚伪。

许行和陈相的故事结束了。这两个人,除了《孟子》里这一部分的故事之外,再没有新东西流传下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贴上了一个"农家"的牌子,这就是素隐行怪的伪君子许行、背师的倒着活的陈相之流的命运。

珍惜生命,远离虚伪。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