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弱我有理,其实是我弱很自卑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字数:1485 写作时间:1小时10分钟 阅读需要5分钟


记得10年前,有个歌手丛飞,11年的时间里,曾经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共计300多万元。不过,记者采访当年受资助的儿童时,他们的态度却让人始料不及。有的从网上看到记者写的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感到没面子的,要求删去文章中自己的名字,并声明“永远不再提起这段往事”;有的说“……帮助我也是出于一种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还有个家长的催款电话打进来说:“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当听说丛飞得病的时候,还继续问:“那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

这似乎是一个很滑稽的结局。滑稽中又有些悲哀。这显示了一个事实:

付出者不一定会获得回报,相反还可能收获到恶意。

付出者悖论

这是一个典型的悖论,就是付出者悖论

付出者可能往往没有什么好的回报

而更深的悖论是,还有很多以旁观者角度的人认为:

付出就不应该索取回报。

但人作为有感情性的生物,完全不求回报是不可能的。也许在很多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真心的不要求物质性回报,但收获感谢,尊重,爱戴,这些精神上的补偿,应该算是最起码的翼求,从任何道理来说,这也是好不过分的。从更深的层次说,我们付出,可能不求立即的,物质的,对等的回报,但绝对是为了建立关系,建立一种付出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付出”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建立关系的方法。

但为什么正向的救助-感恩的良好关系没有建立成型,反而会变成救助-憎恨的关系呢?

失去感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

  • 失去感

人类有这样一种生物特性:对于可以轻易获得的资源觉得理所当然,但对失去的就会感到痛彻入骨。

例如当水源清澈,空气清新的时候也没觉得怎样,甚至会觉得世界都是这样的,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一旦失去,当面对发臭的河水和满天雾霾黑灰飞舞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愤怒了。

失去的感觉被放大了,恼怒也会加倍。

另外,对于可能失去这一后果的担忧是很让人恐惧的。

而恐惧会演化成暴怒的情绪。

  • 失控感

对于受助者,接受了物质帮助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不过其实和通过自己付出智力和劳动换取报酬的模式是不同的:

物质的获得是不可控的。

获得与否甚至获得多少都由付出者决定。他可能连续10年一直救助,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忽然终止了救助行为。

所以对于一个依赖于外界供给的人生,是无法做长远的计划的,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可能外来的供给就消失了。这种不可控感往往是恐慌的来源。恐惧要么会转变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般的依赖,妄图通过表达依赖来保证供给;要么就会转化成愤怒,把自己对自己命运的失控变成对控制供给者的愤怒:你控制了我的人生,所以你是个有私欲的坏蛋。

根源是觉得自己配不上

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受了救助或帮助,但不知感恩,还觉得别有所图的人。如果仔细分析,这种人心理可能是这样的想法:

从心底就不相信自己应该被别人善意的对待。

如果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获得幸福的,也不应该获得别人的关注并获得无偿的帮助,那么总是可以推论出别人的善意下必然有阴谋。

既然是阴谋,那么付出者就毫无疑问是个沽名钓誉、口蜜腹剑的坏人了,用自己几个臭钱换取名声,把别人踩在脚下成就自己。那怎么值得尊重?花再多的钱也不行!然后也总能可以找到各种推论来证明对方怀有阴谋。

既然对方已经处于坏人的位置,无论继续付出或者停止付出都是做坏事了。

这种心理里面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陷阱,而且是应该极为有害的一种思维。如果可能一定要注意:

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受害者心态是一个特别有害的心态,如果陷入这种心态,那么你会对一切能够获得的资源都充满怀疑和抵触。不能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你可能永远不会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就真的不会成功了。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很大的几率是会梦想成真的。如果你天天想着自己配不上美满家庭、事业成功,那么似乎便会成真。尤其是负面的思维,因为这个太容易做到了,基本不用努力就可以进入这个状态,那变成Loser还不轻松嘛。

不要担心别人控制你的人生,并真正努力去控制自己的人生吧。你会慢慢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0岁的许愿,扎着清一色的马尾,每天穿梭在混泥土的江南特色建筑。10岁的许愿,妈妈给她生了一个帅气的小弟弟,...
    许艳呐阅读 224评论 0 0
  • 1. 在spring 解析xml文件的Document时 2.DubboNamespaceHandler
    释_远阅读 322评论 0 0
  • 《红楼梦》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以荣国府大老爷贾赦为娶贾母贴身大丫鬟鸳鸯为主导,引出了凤...
    琅琊笑笑生阅读 2,845评论 17 10
  • 喜欢这种艳丽的色彩,陷入在浓浓的黑暗,沉静中仿佛有什么在蓄积…… (原图) 水彩·器皿 今天的感觉很好,作品完成后...
    三境阅读 61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