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做朋友 我的时间管理笔记

财富管理/人脉管理与时间管理是个人成长最重要的三件事,前两者往往需要较长的积累过程与较高的管理成本,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具有一定门槛。然而,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却是相同的,它不受社会地位/财富等因素的影响而增加或减少,进而也就具备了管理的近用性。

对个人时间进行管理在本质上不单指管理时间。换言之,管理时间是技术问题,时间管理则是认知问题。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并以此进行生命的规划。所以,类似于列清单/做日志的具体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个人记录时间/量化时间/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时间观,而正确的时间观背后,则包含好的身体,好的习惯,好的情绪以及可能使用到的好的时间管理工具。

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无外乎是以下几个大类:工作/学习/社交/娱乐/休息/消耗与其他。通过记录与分析每一个大类的时间,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浪费点”。比如,在学习日or工作日,娱乐时间与社交时间却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又或者长期做一些低难度无成长的事情造成时间损失,就属于“时间浪费点”。

需要指出的是,对时间进行分类与总结,不是为了否定社交/娱乐与休息等消耗时间的类别,时间管理也不是为了把人绝对量化为一个毫无娱乐/社交的机器人,而是避免无节制的娱乐/过长的休息/重复性的社交等无谓消耗。毕竟,时间如此宝贵,要么节省时间,高效利用时间,要么就把时间浪费到美好的/高价值的事物上。

再进一步讲,每个人浪费时间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人无外乎是一娱乐/二社交/三休息。阿何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上瘾,比如,将一天的时间全部用来追剧/追综艺等;二是无意识,比如,很多人每天对微博/朋友圈的内容消费其实是无意识的。即便没有新内容的更新,或者更新内容与自己毫无关联,我们也会去不断的点击与刷新,造成无谓的时间浪费;三是缺乏一个人生目标和具体项目的实施,也就是“没正事可干”,进而陷入“执行无能”的泥潭,这可能是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

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如何去评判一件事是否有价值?采铜从收益值与半衰期两个角度进行组合分类,给我们提供了参考: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学到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玩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认真回复友人邮件;练一小时书法。
短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隐私。

多做长半衰期事件,不计较单次收益价值的高低,长此以往,自然可以完成一个终极收益。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如果“没正事可干”或者存在太多“时间浪费点”,不妨先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尽可能是自己热爱且适合的事情,并放眼全局。比如,5年or10年后,我要成为一个什么人?取得多少收入?达到什么职位……然后,再把它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项目。比如,为了达到这个收入or职位,最开始应该如何入门?每一天我要为此花多少时间?当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时间便可被记录/量化与分配,自然也就有计划/有动力/无浪费。

时间管理不单单是一两个手机APP的机械记录,对时间管理不放松/不盲目/不骄躁,背后是对个人规划的合理重视及落地执行的高度自律。

一言以蔽之,时间管理既关乎术,更关乎道。

部分内容结合阿何、采铜、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程整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78评论 4 26
  • 【自我介绍】 我叫迪之,是拆书帮小蛮腰分舵的拆书家,同时也是一个进行中的斜杠青年,除了拆书,我还在写作、简笔画等方...
    拆书家迪之阅读 1,417评论 0 5
  • 导读:文中引入2个词,“收益值”与“半衰期” 收益值,这个词我很少去细想,一提到收益值,会和股票以及投资行业或商业...
    阿榛阅读 527评论 2 1
  • 九月初八,无风,饿! 觅一食处而去,一路夜静人悄悄,点得荤素小食几样,饱空腹坐等。 此一等,忘穿秋水,大好光阴不见...
    荭樺阅读 280评论 2 2
  • 关于什么是文化,我最最欣赏的回答,是作家梁晓声的四句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
    HAO好说阅读 59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