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怎么了?

2017年,共享单车绝对是昆明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仿佛一夜之间,小黄车,摩拜就摆满了大街小巷。
共享单车的出现,唤醒了人们的单车情结,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至50岁的老年人,下至10来岁的孩子,只要手机捣鼓一下,便可花买一瓶矿泉水的钱,骑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陪家人溜遛弯儿,或是接个娃,既不用遭受堵车的苦,还可以吹着习习凉风,快速便捷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真是完美极了。以至于上班族、开车族们连连叫好,这个社会,只有资源共享,还利于民,才能找到单车的出路。对于濒临灭绝的单车制造业,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它们又有了生还的希望。
正当我为共享单车这个新事物的出现拍手叫绝的时候,媒体却报出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因娇小轻便备受都市女性和孩子青睐的ofo投放昆明市场两周时间,就遭到了大批量破环。一些城中村的外来人员把共享单车锁砸坏后,为了顺利占为己有,就将它们改头换面,重新刷上其它颜色的漆,避免管理人员找到。记者在城乡结合部或偏僻地段发现,大批的共享单车批人为损坏,曝尸荒野。正当我们都在纳闷是谁如此缺德的时候,有人猜测,应该是哪些因共享单车的出现自身利益遭受损害的群体。仔细一想,近年来,昆明街头的电动单车因其速度快、不堵车的好处比出租车还受欢迎,且收费不比出租车便宜。共享单车一出现,以同样方便,却低于电动单车10分之一的成本就可轻松出行,共享单车以绝对优势成功抢走电动单车的饭碗。这样的结果,必然激发电动车主们群起而攻之,不灭你我就不能活。
经过惨痛的迫害后,ofo、摩拜等进一步规范管理,不仅加固了单车防盗防破环系统,还规范调整了投放区域,让想破坏之人少了空子可钻,共享单车的身影也越来越多了。
最近两个男孩因抢共享单车而碾压到10岁的视频,个人觉得这些孩子家庭教育、社会、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抓经济、放松了道德建设、的确有很多人道德缺失、信仰缺失,但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我们应该看到主流是好的,媒体也有责任弘扬正能量,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
我们也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这列开往不停歇的开往人生尽头的火车上,我很是抒情的想起多年前读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支探戈的灵魂。在旋转的飞逝里盼...
    偷心人阅读 318评论 0 3
  • 毕竟是随笔栏,那就随笔写点啥。以前懒,觉得写文档麻烦,耗时间,索性不写。还振振有词,有这时间不如多写几行代码,多看...
    Chieh阅读 159评论 0 0
  • 补第二天的单词记忆: 1. snake 蛇 拆分:s--蛇;na--拿;ke--可乐。蛇拿起了一瓶可乐,喝掉了。 ...
    世话实说阅读 285评论 0 0